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之歌
——吉瑞森国画近作评论
  • 2012年02月13日  作者:
  • 【PDF版】
  ▲龙之舞 145cmx730cm 纸本 2011年
  □吉瑞森
  ▲版纳竹韵之二 246cmx123cm
  ▲百年老酒醉高风 180cmx180cm 纸本 2004年
  ▲春风乍起 134cmx137cm 纸本 2009年
  ▲兰之舞 145cmx120cm 纸本 2011年
  ▲雨林三月 180cmx96cm 纸本 2011年
  1963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2002年,《芭蕉》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美术作品河北展区金奖。2003年,《版纳三月》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版纳之春》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4年,《竹根》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石斛兰》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青年书画展》优秀奖。2005年,《秋韵》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金奖。2006年,《雨林深深》参加2006年中国画家提名展。2007年,《晨》参加“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提名展。2008年,《苍生》“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特邀参展作品。2009年,《泼水时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参加“滇风六人”上海展。
  出版专著《中国当代国画家作品集》、《吉瑞森写生线描画精品》、《中国画精神》。
  吉瑞森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容心中存一丝阴霾。豪爽、洒脱的侠气品性,有如抚照一切心灵角落的阳光,既找不到悲冷、空幻的东西,也绝不标榜什么禅意,凸显了画家对生活和艺术遏制不住的激情。
  新世纪初,吉瑞森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博士生班,师从郭怡孮、张立辰教授。他在表现手法上重视捕捉物象生命特质的写生传统,描摹忠于自己的内在感觉,用笔善细而不亲纤弱,浓染而不觉媚艳,长笔勾勒而没有霸气粗态,轻盈描绘而没有俗韵,写实状物各尽精妙,用渍墨渍色渲染热带植物的阔叶、雨林的迷朦幽深,以及山石和竹根、树藤的点苔。渍痕和特殊的肌理,既烘托、虚化了背景,又突出精勾细勒的绘画主体,丰富了花鸟画的造型语汇,感情与理智的高度协衡使得作品极富诗情画意。吉瑞森打破了传统花鸟画内容单一和形式简洁的固有程式,摒弃传统国画常常显露混杂拼凑、构图疏落的缺憾,和背景、衬物之间缺少有机的互为联系的面貌,渗透着他对自然胜境形神的透彻见解。
  同时,吉瑞森突破传统折枝花鸟的构图模式,“野、破、乱”的原生态植被经过“有意味”地组合与重构,布势满中求透,实中藏虚,利用画面形成空白及色彩的深浅、冷暖和景物虚实疏密的反差,使之成为画面中的“透气孔”,他的作品呈现出满而不闷,形密而气舒的韵致。热带雨林的幽深、丰茂与生机,静谧幽深与繁茂葳蕤,无不表达得充实而饱满,浸透了如火般的情愫与浓烈意象,大面积、多层次的图式结构,密密层层的树木虬枝衬托着明朗鲜脱的主体花卉,大自然树木藤蔓茂盛纷繁、花草禽鸟相互争艳,迥然不同于古画凄清孤寂的意趣和情调,明丽绚烂的时代美感恰当地表达了画家对于云之南那铺天盖地的绿,及漫山遍野花色的生命礼赞。吉瑞森挥洒的生命勃发的新境界和形式语言的个性化,不仅展示出生命的蓬勃之美,而且展示出他精心建构的形式之美。
  吉瑞森的绘画作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却充满现代感构成形式,具有较强的设计意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他崇尚塞尚式的形式主义,对画面空间分割后重新塑造。云南的巍峨雪山、红土山丘,西双版纳的茂密林荫,不但是吉瑞森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他再现巴比松画派笔下的世外桃源的最佳对象,他将自己的生命化为线条与色彩,以心为笔抒写对自然生命的礼赞。由此,画家对色彩的处理已初步摆脱了传统的“随类赋彩”的直观再现方式,而赋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使色的铺陈成为诗化的语言。吉瑞森偏爱蓝色、绿色一类冷色调,冷色具有“宁静”的心理感觉和视觉感染力,与西方现代艺术家康定斯基的认为“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能唤起的感觉是宁静”,“绿色是最平静的色彩,对于筋疲力尽的人是有益的”如出一辙,亦合于清人王原祁提出的忌躁求雅、舍动求静色彩观,使作品于单纯中见丰富,在静穆中寓生气与热情。中国哲学把“静”视为天道、人道和自然之道,看作是天地之根,这种文化观在艺术中表现为对空灵的静境和静美的追求,“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人空其欲念,静其心态才能将精神境界升华为“天人合一”的“道”的层次,悟会艺术的真谛。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于运心,此虚境也”。所谓实处见功夫,虚处见性灵,吉瑞森的绘画艺术既讲究笔墨韵致,又追求精神世界的抒发与寄托,他的作品画境之妙在于虚实变化。虚则灵,灵则有魂,有魂则画活。此时自然的山水和花草树木是吉瑞森“扑捉”和“悟道”的对象,也是审美情趣寄托和展示个性的对象,他的西双版纳写生作品把自然的花花草草、枝枝蔓蔓这些自然实境结构上的疏密、前后、大小、远近,及色彩上的冷暖、明暗、浓淡及深厚等等对比,与胸中之旨趣巧妙地结合,妙造了一个生机盎然、个性张扬的独特花鸟世界。有时或许是深思熟虑的布局,有时也许是漫不经意的点染,在他的作品中即有大开大合的气势,又有静谧萧疏的恬淡,透过那尺幅画面再现了万木的峥嵘与各种花卉的独特神采,画面充满了鲜活的生命。
  博大的学识修养,深厚的传统功力,严谨的治学精神,清醒的创作思路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是吉瑞森绘画艺术的基础。他在激情涌动中保留住自己的感受,使作品画面鲜活生动。在画家看来绘画艺术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画家对自然深刻的洞察力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感受,来源于艺术家的独具慧眼,因为国画艺术的意境既是对自然的观感、注重心灵与自然碰撞后的妙手偶得,也得益于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他探索高古形式的线条——清姿秀逸、雅韵欲流,极大地开拓了笔力与笔势的深度与广度。他那驾驭线条的超强能力,对于“形的意写”线条的精雅优美和一丝不苟,在洗练传神的线条里倾注了他对西双版纳那片热土的无限热望。为此,画家博览上古名迹,心追手摹,心领神会,深得书法三昧,从铁画银钩似的碑刻线条中汲取滋养,借鉴小篆书体线条的古雅典丽、匀称有力的格调,创造出具有古文篆书的韵律感、节奏感丰富而独立的线条艺术,他作画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沉着痛快,妙笔传神,用线精细描绘别人不能觉察的东西,将观察到无限细微透过笔端描绘出来,从传统书法艺术脱胎元气淋漓的线,使人们触到舒畅、怡悦、爽朗、明丽、清俊的美感,也使得他的绘画艺术联结着民族文化的根,表达着艺术情感和艺术追索对传统和自然的一往深情。
  艺术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需要投入生命和情感,吉瑞森的西双版纳写生近作所表现的不仅是对象本身,更是他的精神气格、学养、心境和人格理想,这些看不见的精神情性和“象外之意”,赋予他的作品一种清朗舒畅之美感,在百花争艳、万木葱茏的馨香中,很容易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无尽的幽梦和永恒的生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