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于美玲,楼里几位老人都说——
她就像我们闺女一样
本报记者王敏
  • 2012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于美玲(右二)和老人们坐在一起话家常。 王敏 摄
  福山路社区有这样一个“年轻”楼长:她靠低保生活,却经常拿出救济金为社区活动助力;她自身体质不好一直患病,却每天照顾着楼内的好几位老人,而她来到社区不过才两年。
  说起62号楼的楼长于美玲,老人们赞不绝口:“楼长就像我们的亲闺女一样亲!”
她身体不好、收入又少,却尽力帮助邻里
  于美玲是个闲不住的人。秋天扫落叶,冬天扫积雪,家中有老人独居的,她每天去串下门打个招呼。2007年,于美玲被62号楼居民们“强行”推选为楼长。
  楼内有位独居的71岁的孙老太太,她身体不好不能经常出去买菜。于美玲便隔三差五地询问她:“这几天想吃点什么?我给你捎回来。”
  一天,于美玲本想到孙大妈家看看老人是否需要什么东西,结果一拉开门吓了一跳——孙大妈正无助地倒在地上。原来孙老太太的哮喘病犯了,一时不慎摔倒了。
  于美玲赶紧把孙大妈扶起来,跑到附近药店买来了药。“那次真是多亏了美玲啊!”孙老太太对此一直念念不忘,经常对人谈起。
  下水道堵了,于美玲联系居民进行疏通;楼内被贴了小广告,她买来涂料粉刷;快过年了,她联系家政为老人们擦玻璃;社区活动团体少设备,她出钱购买了一部分;外地租房的学生她常邀请到家里吃点热乎饭菜……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今年55岁的于美玲也是常年糖尿病缠身。丧偶的她和儿子住在一起,现在她每个月唯一的经济收入便是低保救济金。
“我困难时别人帮过我,现在我想回报社会”
  13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好楼长。1米65左右的身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逢人便微笑着打招呼,“憨厚”是于美玲给人的第一印象。
  听说记者想要采访于美玲,楼里几位老人也聚到了一起。交谈中,几位老人不住地夸奖于美玲,而于美玲最多的时候只是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笑。“都是应该做的”是她说的最多的话。
  几位老人谈到情深处,拉住于美玲的手轻拍着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楼长跟我们的亲闺女一样亲。”由于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从于美玲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子女的温暖。“有时候我们几个老的坐楼前晒太阳都问‘美玲哪儿去了’,真是一天不见都想得慌。”几位老人说。
  自始至终都很少说话的于美玲告诉记者,她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但是她身边有不少好人。在她困难的时候,她身边的人都向她伸出过无私的援手。“我困难的时候别人帮过我,现在我想回报社会!”
  ◎开篇语◎
  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惊天壮举,却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们温暖,在我们最无力的时候向我们伸出援手。他们就像很多年前那名家喻户晓的好战士雷锋。
  3·5“雷锋纪念日”就要到了,本报即日起推出特别栏目——“说说我们身边的好人”。让爱围绕我们身边,让温暖与我们相随。拿起电话,给我们讲讲您身边的好人好事吧!征集热线:6610123。
  推荐人:范秀凤 吕筱梅
被推荐人:福山路社区 于美玲
推荐理由:她的家庭状况和身体情况都不太好,却尽其所能帮助四邻,老人们都把她看成亲闺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