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部委出台管理办法
要求商业银行服务明码标价
  • 2012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2012年2月10日,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起草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办法》中,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应严格实行明码标价制度。
  商业银行服务
价格管理办法出台

  该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在其网点、网站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公布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和适用对象。另外,应于每年5月31日之前,向负责本机构法人监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级中国人民银行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送上年度《银行服务价格工作报告》。
  据介绍,起草《办法》的总体思路:一是重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对商业银行服务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监督权;二是坚持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市场化定价的改革方向,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供更多优质优价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三是着重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行为,要求商业银行履行明码标价和报告义务,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定价;四是加强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监督管理等。《办法》共七章,三十九条,包括:总则,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制定和调整,市场调节价的制定和调整,明码标价,内部管理,服务价格监督管理和附则。
商业银行政府指导价
政府定价相关项目

  (一)银行汇票、本票、支票、贷记转账和委托收款服务等人民币基本结算价格;(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服务成本、服务价格对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影响程度和市场竞争状况制定和调整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商业银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定和调整除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以外,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应由商业银行总行(总公司)制定和调整。分支机构不得违反总行(总公司)的规定,自行制定和调整服务价格。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因地区性明显差异需要执行不同于总行(总公司)制定的服务价格,应获得总行(总公司)的授权。外国银行分行根据其总行(或地区总部)的授权,制定和调整服务价格。
  商业银行制定和调整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应合理测算各项服务支出,充分考虑市场等因素综合决策。
  商业银行提高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应至少于执行前30天向负责本机构法人监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级中国人民银行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告。商业银行设立新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收费项目,应至少于执行前15天向负责本机构法人监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级中国人民银行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告。
  商业银行应于每年5月31日之前,向负责本机构法人监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级中国人民银行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送上年度《银行服务价格工作报告》。
商业银行需明码标价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应严格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商业银行应在其网点、网站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公布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和适用对象,所标示的价格应当相互吻合,真实一致。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信息公示内容应至少包括: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批准文号、生效日期、咨询(投诉)的联系方式等。商业银行关于服务价格信息的公示涉及优惠措施的,应明确标注优惠措施的生效日期和终止日期。
  商业银行提高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应至少于执行前3个月在相关营业场所和商业银行网站进行公示,必要时应采用书面、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合同约定的其他形式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金融消费者。商业银行设立新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收费项目,应至少于执行前1个月在相关营业场所和商业银行网站向社会公示。
据《和讯网》
1月存款规模大幅下降  金融机构存贷比逼近70%
  1月存款规模的大幅下降,让捆住银行手脚的存贷比绳子更紧一圈。近日,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月新增贷款7381亿,与此同时,存款却减少8000亿元。一增一减,银行体系流走资金1.5万亿,这让银行本就紧张的存贷比指标雪上加霜。
  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人民币贷款余额55.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由此计算,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指标已经达到69.3%的高位。
  所谓存贷比,是监管层监测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规模的一个监管指标。计算公式为贷款规模除以存款规模,二者之商必须小于75%。
  “由于中国利率管制,为了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才提出存贷比不能超过75%的要求。”一位国有大行研究人士解释了存贷比指标提出的初衷。他还表示,存贷比指标是中国金融监管的土政策,这一指标在西方国家并不存在。
  此前,由于企业、居民理财渠道有限,资金往往存在银行。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尽管有存贷比的监管要求,但只要有信贷规模指标,并不发愁信贷资金。
  这种情况在2011年却悄然发生改变。由于通胀的高企,负利率问题有所加剧,银行业在去年普遍面临了存款外流的情况。
  “75%的存贷比规定更是限制了个别银行贷款能力的增强。”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主席李晶表示,2011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2.39万亿元。两个主要因素限制了存款增长,贸易顺差减少导致的资本流入减少,银行理财产品的丰富使得存款基础被分散。
  从1月份的情况来看,银行业这种存款外流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央行统计显示,金融机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有7381亿元,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究其原因,除了监管层窗口指导等因素外,高企的存贷比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

德城区联社力争电子银行“全覆盖”
  进入2012年,德城区联社创新理念,将重磅打造“自助设备+POS+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四大电子产品,力争实现电子银行“全覆盖”。
  德城区联社力推构建自助设备硬件环境。在人口密集的网点设立自动取款机及存取款一体机,依托商场、街道安装,实现“离行式”自助设备及自助银行的覆盖;力推POS市场全覆盖。以“刷卡有奖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刷卡消费的优点,刷卡消费高效便捷。以“占领农村市场”为契机,扩大系统内POS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解决百姓“足不出户”便可办理业务的需求;力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步发展。通过在网点统一放置宣传展架、印制宣传单等宣传形式,为业务全面开通营造声势,并计划为业务量大、客流量多的网点设置“客户体验区”,切实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于恩刚 齐娜)
乐陵农信社支持妇女创业就业
  2011年以来,为加大对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乐陵农信联社积极创新思路,同当地财政、妇联、人社部联合推出了小额财政贴息贷款,面向农村地区从事养殖、种植、服装、超市经营的农村妇女发放。
  截至目前,该联社共发放小额妇女创业就业财政贴息贷款199笔,金额945万元,带动了200余名妇女就业,为妇女自主创业就业起到了带头作用。为加大支持力度,该联社还准备了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  (李培刚 贾敬敏)

临邑联社办书法比赛促业务发展
  今年以来,临邑联社将业务发展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狠抓业务经营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文化水平。临邑联社于2月12日周日下午在联社四楼会议室举办了以“责任、创新、和谐”为主题的书法比赛。
  比赛分硬笔和软笔两个项目进行,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各参赛选手立足岗位实际,紧紧围绕当前业务工作和企业文化理念,尽情抒发了对农信事业的热爱之情。整个比赛过程精彩纷呈,经过专业评委层层选拔,共有12名职工脱颖而出获得奖项。此次比赛充分展现出了联社员工蓬勃向上的激情与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丽 李正涛)
陵县联社资金组织工作成效显著
  为抢抓2012年全年工作主动权,夯实存款立社经营理念,陵县联社做到“计划早制定,措施早落实,活动早开展、全员早行动”,一是年前多次组织召开业务发展动员会议,及时分配各项任务指标,不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议;二是细化存款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调动全员揽储积极性;三是强化业务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大力宣传网银、财富在手等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四是加大业务公关力度,建立大客户回访制度,实现由拉存款向拉客户转变。通过以上措施,到目前,各项存款余额34.5亿元,较年初增长3.2亿元,较同期增长5.1亿元。    (赵富彬)
宁津联社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和激励员工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宁津联社灵活运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岗位激励、职务激励等激励措施,通过调整优化绩效考评办法,评选先进工作者、员工晋级轮岗、干部选拔任用等激励评价体系的建立,实现工作实效与考核尺度相宜,与奖惩标准相当,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增强员工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工作活力,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双向优化”。
(杨海涛 郑亮)

平原联社扶持1200户农民住新楼
  1月9日上午,平原县王庙镇芙蓉社区里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王庙村农民石清义等20户农民在信用社贷款扶持下搬进了楼房。如今,在平原县像石清义一样在信用社贷款扶持下,春节前住进楼房的农民有1200多户。
  2010年以来,平原县把合村并居,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等服务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及时推出农村住房贷款新品种,对有意到乡镇驻地和集市社区贷款购买楼房的农民从快评信、授信。近两年来,信用社共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贷款4000多万,从而加快了农村部分农民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的步伐。
(高玉才 赵立军 张红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