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县一夫妇照顾残疾儿42年
□曾有人说这个孩子活不到18岁,但他今年已经42岁了□目前夫妇二人最担心,以后没了他们,儿子怎么办
  • 2012年02月14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德领
  • 【PDF版】
  儿子42岁,本该是尽反哺之责的年纪;父母年近七十,本该是安享晚年之时。但是这样的场景,对于单县李田楼乡扈庄村的吴德俊一家来说却已近于奢望。
  吴德俊的儿子吴福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年近七十的吴德俊、杨爱云夫妇对他精心照顾,无一时懈怠,无一日清闲。这个曾经被断言活不到18岁的孩子,却在父母42年的照顾下成长至今。
  这不离不弃的亲情,共谱生命延续之歌。
“42年来,一天三顿饭全靠喂”
  低矮的土房,昏暗的房间,漏风的窗户……12日中午,雪花飘飘,寒风正紧。记者来到单县李田楼乡扈庄村吴德俊家,他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
  在桌子的一旁,吴德俊的儿子吴福明正在一把特制的凳子上坐着,两支手耷拉着。看到记者,他的头不断地向锅的方向摇去,嘴里不时“啊啊”地说着什么。
  “他这是让你吃饭呢。”吴福明的母亲杨爱云对记者说到。
  “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感觉他和其他小孩不一样,他的胳膊、腿都是软的,穿衣服都很困难。”杨爱云回忆说,“等到儿子6、7个月大时,没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会坐,当时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毛病。”
  老俩口一直坚信儿子能好起来,四处求医、打听偏方,“但最后都没有效果。”
  “现在他基本不能自理,一步也不会走,42年来,一天三顿饭全靠喂。”杨爱云很无奈地说。
“饿着肚子,也得给他治病”
  “为了给儿子治病,没少花钱,家里地里的活儿也没法干,有时饿着肚子给他治病,但从来没有放弃过。”杨爱云回忆起以前的往事。吴德俊背对记者坐在床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如今,吴德俊、杨爱云夫妇已分别67岁、66岁,但每天都是先喂儿子吃饱后,两人再接着吃饭。
  10年前,吴福明从自家窗台上拿下来一包老鼠药。由于手没有劲,老鼠药撒了一地,吴福明舔了一下包老鼠药的纸,没出大事。但从那以后,杨爱云再也不敢买老鼠药了,连农药也放在高高的地方。
  再苦再累,40多年了,杨爱云夫妇从来没有打骂过吴福明。每天都是等儿子先睡了,他们才会安心睡去。
“只要我们还在世一天,就照顾他一天”
  说起儿子的未来,吴德俊、杨爱云夫妇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无助。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现在的吴福明连一口水都没有给父母端过。很多人曾问他们,“你们抚养他40多年了,别说享福了,就是一声爸妈他都没叫过你们,你们不觉得不值吗?”杨爱云说,“只要我们还在世上一天,就照顾他一天。”
  “他小的时候,有的医生就说他活不过18岁,但现在他都42岁了!”杨爱云有些哽咽、眼圈也湿润了,“别看他不会说话,可心里什么都明白,我们想让他快快乐乐地这样生活下去。”
  “现在我们就担心,如果我们走了,他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他?”杨爱云夫妇很担心儿子的未来,“现在我们就希望能够比儿子多活一天,把儿子送走了,我们才能安心地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