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异常活跃”
  • 2012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本刊记者 朱夏雅南
  冬季季节交替时,部分呼吸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病进入高发期。13日,记者在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岛城猩红热、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出血热等出现增高趋势。专家提醒,市民除了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以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之后及时就诊,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流感病毒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刘女士怀孕已经有7个月了,最近她总是感到头痛、身体乏力,怀疑自己是感冒了。去医院检查后,刘女士被确诊为流行性感冒。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胡东明说,最近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很多,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较快,常引起局部暴发或大范围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传播。典型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伴轻微呼吸道卡他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它并发症。
  据胡东明主任介绍,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流感的防控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对流感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流感流行期间要避免集会或集体活动,老人、儿童等少去公共场所,注意居室通风,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形成有效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
学龄前儿童谨防流行性腮腺炎
  4岁半的圆圆在幼儿园已经上中班了,前两天圆圆出现了腮腺肿大的症状,他的妈妈及时带他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圆圆开了药并叮嘱家长一些注意事项。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郭继梅介绍,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岛城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近年来流腮发病率已跃居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首位。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郭继梅提醒家长,适龄儿童要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旦感染流腮,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大约要3个星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要煮沸消毒。
出血热比较青睐青壮年
  常年很少得病的姜先生前几天却高烧不退,脸和脖子也出现充血潮红的“怪状”,家人怀疑他患得是流行性出血热,及时陪他到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肝病四区就诊。范天利主任说,姜先生的症状的确属于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老鼠。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患者多会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或全身疼痛无力,颜面、颈部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睑和面部浮肿等症状。也有患者会出现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据肝病四区范天利主任介绍,流行性出血热比较青睐20~50岁青壮年,全年均可发病,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应重点抓好预防接种和防鼠、灭鼠,高危目标人群要接种出血热疫苗,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接种出血热疫苗。治疗强调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
家长要警惕孩子得猩红热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肝病四区范天利主任说,冬春季节还容易高发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想要拒绝传染病的来袭,范天利提醒市民,首先要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在流行季节,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