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牌睡觉看电视业余生活老三样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文化福利”
  • 2012年02月16日  作者:
  • 【PDF版】
  15日,开在车间的座谈会。 本报记者 徐延春 摄
  “社区的文化设施我们能不能用?”“想留在城市,可是买房、孩子上学都是难题”……15日,团省委邀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济南九阳公司的生产车间与新生代农民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渴望。
  本报济南2月15日讯(记者 邢振宇 林媛媛 实习生 韩静静) 打牌、看电视、睡觉……上班时辛苦劳作,下工后的生活却单调乏味,无处可去。15日,团省委邀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本报记者来到济南九阳公司的生产车间,与新生代农民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发现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急盼“文化福利”。
  “我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生活,下班后就是看看电视或上上网,像看电影什么的太贵了,我来济南9年多了从没有去看过。”来自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的保安夏林青对记者说,他来自济宁泗水,从2003年起一直在济南做保安。来自青岛小陈热线服务社的薛超一直义务为青岛新市民提供法律援助和文化娱乐服务,薛超说,“新市民群体缺乏的不只是钱,更重要的是缺少娱乐活动。”
  据统计显示,我省大约有1310万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单调乏味。为此,团省委联合省社科院专门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打打牌、逛逛街,有条件的看电视上上网,更多的是睡觉。文化消费水平比较低,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团省委书记王磊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单一乏味,主要原因是政府提供的文化供给不足,缺乏适合农民工参与的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远远超过农民工的消费承受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省政协常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李新建议,我省可以尝试利用慈善机构、民间力量购买文化服务,低价或免费送给农民工,甚至可以利用“微慈善”开展小范围帮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