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塑造孩子的内在力量
  • 2012年0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周瑾,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烟台广播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育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从业经验非常丰富。
  咨询电话:0535-6286807
  孩子的幸福是父母用双手举起来的那些“东西”。你手中托举的是些什么呢?——周瑾
  作为父母,你是更加重视孩子内在力量的增长,还是更在乎孩子是否符合社会的选拔标准呢?换个问法,如果让你选其一,你愿意孩子是个内心力量强大的人,还是苦读书读好书的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太多家长朋友内心的矛盾,既希望孩子能学习优异,又期待孩子性情好。所以,我经常接到要么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却人缘极好的孩子,要么就是成绩极好却孤僻内向的孩子。当孩子们既学习好又性格好,还能自己妥善处理问题时,父母又觉得孩子过于成熟,不够“孩子气”。总之,担心几乎是父母的天性。
  父母在塑造美好的内心世界时,不要忘了灌输一种内在力量给他们。即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为能应对各种难题有力量的人!懂得内心塑造的价值的家长并不多见,相反,习惯了挫折教育的父母却很多。把问题描述的比实际上还复杂,会削弱孩子解决问题的动力。例如妈妈说:“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都是为了利益!你以为同学是真的对你好?都是看你家有钱!”这样负面的内心塑造,孩子会觉得迷茫,“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呢?”不仅仅深度毁灭了孩子内心的幸福感,还塑造出一个“不信任”的内心世界。
  这期讲的是内心力量的塑造,重视学习成绩的你,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也许正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对大学、对未来没有美好的期待。如果你也这样看,解决问题的顺序就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不如从塑造内心力量开始,渗透和传达美好的信息给孩子,用我们的努力,亲手将孩子引导成为“对自己有信心”及“对未来有美好期待”的人。至少,这样的孩子会更加幸福。
  父母们往往认为,“教给孩子怎么做”就是教育了。人的性情和观念决定了行为,行为造就未来。心理学发现,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你教给孩子的内容,而是你是怎样的父母。语言的教育往往是难以达成我们的愿望的,因为语言需要通过联想来产生意义,而联想与孩子自己的经历有关,与父母的经历无关。若希望孩子擅于与人交往,父母就要首先成为这样的人,孩子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虽说望子成龙,表达期望也是一门学问,你的方式会影响未来的发展。例如一个上高一、学习水平中游、智力一般的孩子。如果妈妈对孩子说:“你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孩子的反应一定是“怎么可能!”对一个没有说服力的目标,孩子的选择是放弃,于是本来能考上一般大学的劲儿也消失无踪了。如果妈妈这样说:“你会进步,用小小的进步赢得大的收获!”孩子的反应就会变成“也许可以。”于是孩子步步为营的取得了非凡的高考成绩。作为家长,也要学会常常反省,那些你期望中的事情,有没有在你的教育行为中顺向发展呢?那些逆向发展的事情,要怎样去扭转局面,反败为胜?这门学问比孩子考第一简单不到哪儿去,所以说,家长更要边实践边努力学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