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辗转多地打工还是发现威海最有魅力,干建筑的80后小伙说——
能为威海的繁荣出力很自豪
文/片本报记者许君丽
  • 2012年0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开银在工地上干活。
  今年26岁的王开银是来自四川的80后小伙,曾辗转在很多城市打工。今年春节后,在老乡的介绍下,他最终选择来威海打工,在工地上干起了制模的工作。看着在自己手下一天天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他很有自豪感,“我为威海的繁荣出过一份力。”
  王开银老家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旧院镇凤凰山村山坪组,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2个弟弟,1个妹妹。初中毕业后,王开银就没有再上学,和父母一起种地养家。王开银家有十几亩地,一年四季种稻谷、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过了几年泥巴中打滚的日子,不甘心这样过一辈子的王开银毅然走出山村,到外地打工。
  刚开始,王开银到广州的一个电子厂工作,那里的夏天很热,加上住宿条件不是很好,他干了没多久,又辗转在上海、青岛等地工作,最后来到了威海。王开银来威海7天了。这几天他虽然没来得及好好逛逛这个城市,但这个清新的城市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干净。从火车站坐车到工地,道路很清洁,两旁的草坪装饰的很好看。王开银说,去年,他曾经来威海找老乡玩过,那时就被这个城市吸引了。年后,王开银坐了将近30个小时的火车,奔着威海就来了。 
  如今,王开银在华联对面正在威高广场的工地上干制模的工作,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每天上午5点干到11点,下午12点开工干到5点。王开银说,威高广场踞威海市商务、政务、旅游三区中心,以后肯定是威海真正的核中核。想想这样一个繁荣的地方在自己的手中一天天落成,心中的感觉真的很自豪。虽然现在天气比较冷,但干起活来很有劲。
  王开银说,来威海是因为老乡的推荐。工地上有很多王开银的老乡,都是奔着威海的美、威海的好,一个接一个来的。春节时,外地打工的好友曾聚在一块比较,发现威海的工资和其他城市差不多,还包吃包住,花销相对较低,比较划算。
  王开银现在住在临时的宿舍里,6个人住在一间屋子,吃饭一般在工地食堂吃饭,生活比较清苦。但他说来威海后觉得天气很好,工作起来也很有精神,只希望每天开开心心工作。
  王开银告诉记者,这几年打工,他也有一些积蓄了,在老家已经买好了房子。如今,女朋友还在老家,没有来威海。他来威海,就是想多挣一些钱,回家装修好房子,把女朋友娶回家,好好过日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