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拐女吴巧玲——
乡关何处?
  • 2012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左起)刘兹威的姐姐、吴巧玲和刘兹威本人。
文/片 李小凯 杨万卿
  编者按:
  吴巧玲不是第一个被拐的,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可能在无数偏僻贫瘠的村落里,有无数的女孩被这么一种荒谬的婚姻“资源配置”方式支配着,开始流离。
  有人忘了家乡,有的人想着。吴巧玲想着了,找着了,但最后仍然服从了。几十年一眨眼过去,她也许自己都忘了,现在的“幸福”来自于服从,来自于一场多么荒唐的开始。
  各种寻亲打拐团队利用各种手段如火如荼地帮助被拐者回家的时候,也许有人早已忘记了家乡。打拐也好,寻亲也罢,即使真的找着了离散的人,心里失落的家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找家,先把心里多年的伤口揭开,疼上一疼吧,因为时间过得太久,很多伤口早已麻木。

  吴巧玲找着家了。找着了,但最后还是离开了。
  她说她过不惯父亲姊妹家中的日子,她已经习惯了她的男人、孩子、家庭,习惯了当时命运给她的一切。
  尽管26年遍寻不见,尽管家乡血亲无时或忘,但当初的错误早已经被时间合理化了,寻亲只是圆了心心念念的一个梦,改变不了当初成立的事实。

  漫长的26年

  吴巧玲没有上过学,至今也不认得几个字。在她的记忆中,26年前的某一天,村里一个男的走到她的面前,问她想不想出去打工用,用能赚大钱、外面的世界好等等无数充满诱惑力的语言去劝说她,而不识字的她对此毫无免疫力。几乎啥也没想,甚至都没有记得给爹娘打个招呼,她就跟着男的离开了村子,这一去,便是26年。
  这次离开并没有让吴巧玲见到满眼繁华,停驻徐州也是匆匆一瞥,继而转往睢宁,如此只是从老家农村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农村。
  2300公里的距离足以让不识字的她模糊掉任何能回家的路,她只记得来到一个陌生的农村,周边树挺多,又遇见另外一个陌生的男人,同时吴巧玲很想家,因为已经出来三天多了,跟家里没有任何联系。
  辗转两次,吴巧玲走过两个村庄,最终在新楼村定下来的时候她才知道,人事未知的她要承担一场婚姻。
  700元。付钱的男子刘兹威后来成了她的丈夫,这一切吴巧玲都还懵懵懂懂。
  前后两次都是买卖,不同的是她遇上的人。刘兹威是个老实人。吴巧玲还记得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是个暴力分子,还记得同来的两个女伴连夜逃走。
  700元钱,是她第一次被交易之后,同村那名男子的报酬,他承诺的这部分钱会到达吴父的手中,但26年后,父女相认,吴巧玲的父亲吴洪泽否认了。

当一切成了习惯

  当时在“准丈夫”家住了9个月,其间无数次吴巧玲想逃回家,但最终都没有。
  刘母的关心让吴巧玲心软了?还是刘兹威的老实让她心安了?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让她无法离开?是无法寻到回家的路还是别的原因,吴巧玲不说,记者也无从猜测。
  我们知道的是,吴巧玲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吴的老家六盘水,还是在目前的夫家新楼村,都不是一个特例。
  在这个村子,被拐来的“妻子”据说有30—50多个,但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随意交谈还是正式采访,收到的都是对方刻意的躲避。
  买妻不是个光彩事,尽管大家都知道,但还是不说为好。
  采访中刘兹威极少说话,被问得多了躲不过,象征性地说两句。
  这是村里人说的“太憨厚老实的汉子”。
  “我一直支持她寻亲”,但真正认亲之后,担心、紧张和恐慌也随之而来。媳妇会不会回去?这些年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真感情?毕竟这一段婚姻的开始是一场交易,这个男人的不安全感,在接触外人的时候表露无疑。
  尽管26年的日子过下来,时光还是没能消除彼此之间的不确定感。但现在妻子回来了,他松了口气。
  现实维持原判,习惯已成定局。
  “还回去么”记者问吴巧玲。
  “过不惯。”她答。
  26年过去,一切已成为习惯,不管当时形成这个习惯的理由是多么地荒唐。
  有人忘了家乡,吴巧玲想着了,找着了,但仍然服从了。

奇怪的婚姻生态

  “拐卖”这个词在新楼村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同村的外来媳妇当中,有不少是花钱买来的,而她们去到那里的方式无一例外的都是“拐卖”。大家心照不宣。
  睢宁县凌城镇辖乡中这个最普通不过的小村落显得挺热闹。全村千余户人家,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剩余农户则以养殖和种稻麦为生。
  村里这种婚配“习惯”可以上追几代,目前村里依然有20多户是如此情况,虽然买妻不算光彩,但在那里,跟没媳妇比起来,可能买媳妇更容易在村里站住脚。
  随着这种“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原本因个人条件、经济条件差异不得已买妻的情况也变了味儿——不少条件不错的男子甚至也会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作为婚姻的开始,他们觉得“买来的媳妇未必不好”。
  新楼村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比起当年的老家六盘水,吴巧玲倒是觉得知足。
  相似的是,村里三五十对因为拐卖而结成的夫妻,也都过得安生平静。
  或许也是因为这种情形,这种荒谬的社会关系仍能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春生夏长,维持着奇怪的平衡。
  记者了解到,在新楼村年轻一代中,刘兹威、吴巧玲这样的情况仍然有。但当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新的思想冲击了小村落原本的婚姻结构,走出去的男人越来越多,“买”进来的媳妇或许也能慢慢变少了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