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43名大学生奔赴支教点
一学校为了吸引支教生,花4万元备楼房、空调和自行车
  • 2012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23日,843名聊大学生奔赴聊城和河北170余个支教点。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聊城2月23日讯(记者 陈洋洋) “实习支教大学生的到来,是及时的春雨,是大旱的甘霖,是冬天的炭火!”23日,在聊城大学生支教生动员会上,茌平县菜屯联合校校长郑金刚说,他说的句句都是大实话,和其他农村学校一样,他们学校实在是太缺老师了。 
  23日上午,聊城大学843名支教生出发,奔赴聊城和河北170余个支教点。在动员大会上,郑金刚说,由于农村很缺各科老师,支教的大学生很受欢迎。茌平县菜屯联合校下辖四处中心小学,四处中心幼儿园,在校小学生1750人、幼儿园780人,现在在岗教师仅有80人。郑金刚说,同许多农村小学一样,他们也面临着教师短缺的困扰,随着教师补充机制的完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目前教师缺编仍然达到70人左右,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校长,他每年都盼着支教的大学生早点来。
  “2011年2月迎来第一批20人,8月份迎来26人,今年这一批是24人,支教生是我们学校重要的教学力量。”郑金刚说,对他们学校来说,实习支教大学生的到来,“是及时的春雨,是大旱的甘霖,是冬天的炭火”。为迎接支教生,学校努力改善支教大学生的居住、学习和生活条件。投资一万余元租用楼房一处,民房一座,投资3万多元为支教大学生安装了空调、土暖气、洗澡间,购置了炊具餐具。还给支教生购买了14辆自行车,把网线接到了宿舍。并且每月开一次座谈会,及时解决支教大学生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聊城不少农村中小学缺少教师,有的学校的班主任要兼职教音体美等学科。在高唐一所学校,一名校长新学期就“当”上了体育老师。为了吸引支教大学生,很多农村学校都在努力提高“接待”水平,迎接这些能帮学校分担重任、能给学生带来新思想的支教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学校,聊城大学今年派出的音体美等学科支教学生也有所增加,其中体育学院由以前的不到100人支教今年变成了198人。

大学生拄拐杖去支教 把歌声带给农村孩子
  “听说农村缺音乐老师,大家能去我也能去。”23日上午,在前往支教点的大学生中,拄拐的赵洪超成了焦点。他去年出了车祸,今年腿上的钢板刚拆掉,但他仍然坚持拄着拐杖去农村支教。
  23日上午,东昌府区和开发区的一些学校校长来到聊城大学接支教大学生。交流过后,支教生纷纷回宿舍拿行李,只有一个男生慢慢走在后面。他手里拄着一支拐杖,走路稍微有些吃力。他叫赵洪超,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学生。去年暑假时遭遇车祸,一直拄着双拐走路。今年开学,赵洪超的腿才刚拆掉钢板。“终于告别了一支拐杖,两个月以后就可以自己走了。”赵洪超说,开学后,他试着放下一支拐杖,靠一支拐杖走路,现在一个人可以勉强走短距离的路了。
  “大家都能去,我觉得我也得去,不然会遗憾的。”赵洪超说,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学生下基层支教。每一批同学支教回来,都会带回来很多酸甜苦辣的回忆,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显得特别美好。对于师范生来说,这段经历特别重要。支教已经成了师范专业生的必修课了,不经历的话大学生活就不完整了。
  赵洪超本打算报考研究生,可支教期间工作比较忙,可能会影响复习进度,但是他还是决定先把支教工作做好。对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赵洪超特别期待见到他的第一批学生,希望能把歌声带给农村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陈洋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