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号”大帆船最晚周六回家
本周日克利伯帆船队员将走进市民家中
  • 2012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外国船员拿起鼓锤,敲起中式的锣鼓。 本报记者 杨宁 摄
  抵青的船员受到市民热情欢迎。 本报记者 杨宁 摄
  本报2月23日讯(记者 杨宁) 23日,2011—201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又有4艘大帆船陆续抵达青岛。而“青岛号”大帆船还在路上,预计最晚于本周六停靠青岛。本周日船员还将走进市民家中感受中国文化。 
  “‘青岛号’大帆船预计最晚将于周六到达青岛。”据克利伯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海面上的风力大幅减弱,动力不足,回家心切的“青岛号”前两天每24小时能航行200余海里,目前已经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虽然“青岛号”还在分秒必争地赶路,但先期抵达的其他帆船的船员则开始了短暂的放松,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从炎热的新加坡来到了寒冷的青岛,但是青岛市民的热情让我们倍感温暖。”已经夺得2011—201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冠军的拉赫兰顿号船长杰克森介绍,他们在经过台湾东海峡时遇到风暴,当时与他们竞争的另一艘帆船上的队员还意外骨折。这也让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都非常小心,最终夺得了青岛站的冠军。 
  据了解,拉赫兰顿号的10多名船员中,有企业家、市场营销经理、医生和学生,他们都是因为热爱帆船运动走到一起。38岁的船员梅尔森是一名企业家,请了一年假参加帆船赛。“参加这次挑战,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他告诉记者,他非常热爱帆船运动,而且能够幸运地拿出一年时间参加比赛,他在比赛中的这股拼劲以后要传递到所管理的团队之中。 
  据介绍,本周日克利伯船员将走进33户青岛市民的家中,通过共同做汤圆、吃饺子、唱京剧、踢毽子、写对联等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习俗,使来自各国的船员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同时,组委会从全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里筛选确定文登路小学作为志愿学校,联系崂山王哥庄街道办作为克利伯船员走访志愿社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