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信的少了,邮筒吃不饱
“守信”邮递员每天坚持开箱
  • 2012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日照市邮政局附近的一个邮筒,前来投信的人不多。 记者 贺超 摄
     文/片 本报记者 贺超 化玉军 实习生 苗椿昊
  “现在很少见有人往邮筒里投信了,不知道邮筒还能用吗?”23日,家住石臼黄海一路附近的刘先生寄了一张明信片,由于不确定路边的邮筒是否还能用,刘先生直接到邮局寄信了。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现在使用邮筒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市区的邮筒,邮递员每天都会开箱两次。
   邮筒里的信件
 越来越少

  “十年前,寄信的人多啊,有时候邮筒都装满了,市民不得不放在传达室,让传达室的工作人员代为转交。”23日,邮递员郑承学说。
  今年41岁的郑承学,在日照市邮政局干了十多年邮递员,十多年的时间,让他感受最大的就是筒邮里的信件越来越少了,“原来有的邮筒每天能取出百余封信件,现在取出十封信件就算是很多了。”郑承学介绍,这些信件大多为明信片或贺卡。
  在烟台路上,记者随机采访十几位市民,发现只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还偶尔给远在东北的亲人寄信。
  多数人都跟市民李先生的想法一样,“现在有个事儿直接发短信、打电话了,写信既麻烦还不及时,谁还会写信啊?”
 回忆起写信
 市民感慨颇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曾几何时,书信是人们传递信息的最重要工具。然而,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电话、手机和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越来越普及,发信息、煲“电话粥”、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逐渐取代写信。
  “我当兵的时候,打个电话得用公用电话,每次去打电话都要排很长的队,我就用写信的方式联系家人。”退伍军人小张说,那时候每次收到家人的来信都特别激动,一封信能反复读五六遍。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季女士告诉记者,七八年前她高中时住学校宿舍,三个星期回一次家,每个星期都会给在其他学校念书的初中好友寄信。
  “那时候有点小秘密就写在信里,告诉朋友,每次把信投到邮筒里,就会幻想朋友收到信的场景,还记得当时喜欢在信的后面写上‘感谢邮递员’之类的话。”她说。
 邮递员每天看邮筒
 市民可放心使用

  日照市邮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邮筒主要设置在人口密集、学校驻地和事业单位等地方。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近几年,邮寄普通信件的越来越少,虽然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单位的各种商函数量增加,但大多数都不通过邮筒邮寄。
  “邮筒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市民,虽然现在寄信的越来越少,但是为了保证邮局的服务质量,在市区,邮递员每天都会检查邮筒两次,市民可以放心投递信件。”这名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