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宽厚所街片区建设工地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
小王府遗址下挖出佛教遗物
  •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小王府遗址下,竟藏有佛教古寺遗留的宝物。       本报记者 乔显佳 摄
  本报3月1日讯(记者 乔显佳) 记者1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位于舜井街东侧的小王府考古发掘工地下竟发现古代寺院遗存,出土大量当时的遗物。
  新发现的古代寺院遗存位于明代宁海王府遗址的地下及附近。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春节过后,他们继续对历下区宽厚所街片区建设工地实施考古发掘,希望继续探查宁阳王府和宁海王府两座明代郡王府的结构,还希望寻找到济南府城内开元寺的南界。
  据介绍,2003年和2006年,县西巷两侧曾经发现众多佛教遗存,证明该地存在一座始建于北朝晚期的寺院遗址。唐代时改名为开元寺,是当时济南城内最大的寺院。明初,开元寺地块被政府占用,僧众被迫迁徙,其中一部分迁徙到了城南的佛慧山中,将佛慧寺改名为开元寺,延续香火至上世纪50年代。开元寺原址中心地带后来被用作明清时期知府衙门,现在为山东省政协所在地。
  经过持续发掘,近日,考古工作人员连续在唐宋时期文化层中发现一些佛教遗物,如石雕莲花座、经幢残块、残塔尖、八棱石柱等。其中,一块经幢残块上留有“罗刹鬼神布单那羯咤……大刹利种家生,或得豪贵……尊胜陀罗尼,犹如藏摩尼之宝……善净,得生善道,天帝,此陀罗尼……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比丘”等字样,据考古人员解释,这些残文断字应出自当年一件“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在2003年和2006年的县西巷考古发掘中都曾出土过这种经幢,2010年还曾在县西巷南端管道施工时发现保存于地下的唐代经幢座。
  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佛教文物大都是在明代宁海王府范围内的地下文化层中发现的,初步推测唐宋时期开元寺的南界可能一度到达过这里,可见该寺规模之庞大。另外,明代官府并未占用开元寺全部地界,只是到明代中晚期,宁海王府局部建设在开元寺遗址上方。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下一步将对重点部分做细致发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