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5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文\本报见习记者石伟片\本报见习记者姜文洁
  • 2012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小文琪亲吻妈妈,妈妈开心地笑。
  ◤小文琪在做饭的时候,妈妈常常在一旁打下手。
  ◤小文琪的妈妈看不见,下台阶的时候常常需要文琪来扶。
  ◤小文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她的奖状。
  ◤小文琪家里没有井,只能从邻居家挑水。
  7岁,母亲双目失明;13岁,父亲离家出走;一年以后,年迈的爷爷高血压病症加重,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如今15岁的司文琪过早地品尝到了生命的苦涩与艰辛。
  然而,命运轻视着小文琪的柔弱,却不曾看到她内心的坚强,小文琪正用她稚嫩的羽翼撑起一个家!

   破碎的家
 娘俩相依为命

  费力地爬上陡坡,再小心翼翼地下坡,两侧则是陡峭的山沟,如此六里的蜿蜒山路,通向淄川区西河镇大安村司文琪的家,这条路对小文琪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看到这条山路,我们就不难理解小文琪为什么冬天早上5点40分就要出门,还要带上手电筒去上学了。
  山路的尽头是小文琪的家,三间破败的砖瓦房,偌大的农家院落,家什零落贫寒,更让人觉得失去热闹与生气。
  曾经,这个家也幸福,完整,快乐。
  “那个夜晚是美好的,幸福的,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我与姐姐对着诗,欣赏着月亮,而父母则在一旁慈祥地望着我们,那一晚我们笑啊,笑啊……”这是小文琪作文《难忘那年中秋节》里面的句子。
  小文琪对生活充满希望,所以她的回忆依然鲜活,或许,这记忆已经是她仅有的快乐了吧——她经历了太多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7岁,从事有毒化工工作的母亲突然双目失明;13岁,父亲因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了。还在撒娇年纪的小文琪,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命运推向了生活的风口浪尖。悲伤之余,生活还要继续。两年来,稚嫩的小文琪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成了母亲的眼睛!
  然而,已经上初三的小文琪即将毕业去外校读高中,她不敢想自己走后母亲的生活,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一想到这个问题,坚强的小文琪还是忍不住哭了。
  毕竟,当亲情的爱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接受拷问时,很少有人能做到两全其美。
 生命之花
 在苦难中绽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每天早上4点半,小文琪就要起来给妈妈做饭,而此时大部分人还都在酣睡。
  十二三岁的时候,小文琪开始每天挑水,半桶水的重量而已,却常常让她的肩膀肿得不敢碰;她烧水,因为提不动大茶壶被开水烫伤手,起了好几个大水泡,她硬是没吱一声。
  这一切,小文琪坚持到现在。
  见到文琪的母亲,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看不清,可苦了这孩子了”,然后就抹起了眼泪,她很愧疚,但也很无奈,这就是现实。
  老师说小文琪学习很上进,并不因为家庭变故而荒废了学业,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这次考试考了第四名,小文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后退了’,可她不知道,真正不好意思的是我们,是更多跟她同龄的孩子们。”
  小文琪的妈妈说,小文琪经常早上2点钟就起床,去写没写完的作业。小文琪也自豪地炫耀她的学习经验:早上起来花半小时做完饭,然后再去背昨天学的东西,先理解再背,这样背得会更快。
  小文琪很乐观,你听不到她关于学习辛苦的一句抱怨。
 为了亲人
 长大后想当医生

  小文琪75岁的爷爷年前高血压加重,走路都不稳当了,每天都去医院扎针。这给小文琪的生活带来两个变化:挑来的水第一桶先倒进爷爷家的水缸里;烙单饼开始烙两打了。
  这并不算困难,困难在于经济的困窘,俗点说就是没钱。
  有谁会知道,这几年,小文琪全家的生活还是靠着爷爷把前几年养的羊全卖了所得到的收入维持着呢?
  当然,好心人也会接济小文琪。即使再有尊严的人也有接受别人救助的时候,小文琪自然也不例外。
  一袋面,一棵白菜,偶尔还会帮着挑担水、干些农活,这些代表爱心的举动都有过。可是小文琪的母亲感到的更多是心酸。“邻居也会来帮忙啊,一天两天还可以,天天干那是什么滋味啊?我就跟琪(司文琪小名)说,‘琪啊,咱能自己干就自己干啊!’”
  她说的不无道理,日子终归是天长地久,而非一天两日。
  小文琪好像还没对以后的路作过多考虑,依旧是乐观。问她以后想干什么,她说想当医生,回答得很干脆,问为什么,她忽然呜咽起来,哭着说了句:“我不想再有像妈妈和爷爷这样的人。”
  刚才还高兴着,转瞬间委屈地哭起来,我惶恐之余,禁不住想:小文琪,你的内心到底承载了多少本不属于你的重压?
 爸爸
 你快回来吧!

  13岁,小文琪的爸爸离家出走,家从此不再完整。
  那天下午的对话其实很简单,小文琪的爸爸上车后打了个电话,说“今晚不回去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撂下一句“你不用管,我跟你说就行了”。
  一走就是两年。
  听小文琪的母亲说,小文琪的爸爸现在在淄川工作,逢年过节还会给小文琪买新衣裳,一年能回来六七次吧。
  母亲在讲述这些的时候,吞吐的语言,不安的举止,甚至失明的双目都流露出无限的失落。
  我突然很羞愧,因为我在不留情面地去暴露一个女人流血的伤口,而无视她仅剩的感情尊严。
  对于爸爸的出走,小文琪却表现得出奇大度。谁没有过错呢,他也是迫不得已啊,猜不透小文琪这句话的意思。
  直到问她想对爸爸说什么话后,她叹了口气,重重地说出“你回来吧”这四个字时,我才算懂得了如此宽容的背后,小文琪的心情——正像她在作文里写到的,“遥望中秋这轮皓月,我在心中轻轻地默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