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记
土炼选址专挑争议地段
成本低回报快,利益驱使土炼油屡禁不止
  • 2012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这个炼油作坊,对我们来说,是个特殊情况。明确属于邹平县境内的炼油作坊,在2009年已被我们全部取缔。”邹平县环保局一位宋姓副局长说。
  邹平县环保局环保监察大队槐晓涛大队长告诉记者,曾有大量土炼作坊存在于邹平县青阳镇。至2009年上半年,经过联合公安、法院、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集中整治,青阳镇上百家炼油作坊纷纷搬走。按照青阳镇当地居民的说法,这些炼油厂并未彻底放弃炼油生意,而是搬到了外省市。
  被国家禁止的土炼油,何以屡屡死灰复燃?“利和欲!”槐晓涛说,每天1000元至5000元的利润,2个月左右就可以赚回本钱。巨大的利润驱使,让炼油作坊老板们虽然遇到环保部门的严厉打击,但逐利之心仍然不死。
  因环保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炼油作坊走向县际交界处,或者在归属上有争议的地段。“越来越狡猾了,对于有争议的地段,我们真的很纠结。”邹平县环保局宋副局长说。
  “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要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这是理想状态;再一个要靠管理的加强,但执法成本太高。”槐晓涛说,拿“禁止在水库钓鱼”为例,每增加一个巡逻人员,成本就会成倍递增,“我们总不能派人把水库围起来吧。”
  除了管理成本的考虑之外,执法程序的问题对环保部门也是一种考验。由于对土炼作坊的打击,是一个环保、工商、法院等多部门交叉的区域,使得整治行动在时间上、步骤上都相当复杂。“除非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能协调各部门的行动,这样才能迅速有力地打击。”宋副局长说。
  就是利用包括制度上、管理上等多方面的漏洞,虽然各地市屡屡整治打击,土炼油作坊还是得以生存。特别是借油荒、油价上涨之机,已经被取缔的作坊,在更偏远的地方复活并蔓延。  本报记者 刘德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