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一场生命的注目礼
  • 2012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北情

  《桃姐》中,许鞍华的镜头再次聚焦普通香港人的柴米油盐,而故事背景则选择了“老人院”这一较为罕见的画幅。在如今“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的社会中,“老无所依”与“颐享天年”之间的落差与矛盾,也成了影片在屏幕暗下之后抛给观众的内心思忖和煎熬。“因为我也老了。64岁,单身,开始担心孤独,怕老得太潦倒”——许鞍华曾如此敞亮地解释她初见《桃姐》剧本的一见钟情。面对人类社会“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许鞍华呈上的也是自己的忧虑和解读,借着刘德华和叶德娴这一对银幕“母子”,她把超越于血缘的亲情呈现得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这种质感发自内心,不偏颇,不渲染,旨在宣告每一个儿女,有一种最微妙的感情,叫做“中国式亲情”;也有一种最深沉的悲痛,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影片对于“生死观”的解读,显得异常冷静,不悲不喜,甚至有时还会蔓延出“治愈系”的意味。影片对“死亡”的描摹上,采用了陈述性的客观镜头。生死本就是天命,但现实中,“生老病死”的客观命题实则充溢着太多主观的不安或猜测,从主旨上说,《桃姐》想要讲述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游离在生死之间的故事,但它呈现出一种坦然和笃定,以至观众在看到桃姐的逝去之后并不会心生无边的恐惧或者太大的悲恸,导演这样的安排和处理,也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影片略带阴霾的主题,把一切悲伤点到为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桃姐》为女主角叶德娴带来了威尼斯、金马奖的影后桂冠,还入围了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演员的表演确实无可挑剔,叶德娴在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蹙眉之间,都是活生生的“世纪保姆”。此次《桃姐》中,刘德华和叶德娴的“母子档”,是继1988年《法内情》后的再次携手合作。当片中Roger带桃姐看完电影首映,两人携手一边在街头散步,一边欢笑聊着有趣的话题时,镜头静静地追随着他们的背影,不言不语,这一幕是如此温暖。
  这里没有刻意的煽情或搞笑,没有人为的凸显与掩饰,无论最后你哭了,还是你笑了,许鞍华都会说,这和她没关系,因为让你快乐和悲伤的,都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电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