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举报“黑心棉”加工厂,记者实地探访
无证作坊宁愿被罚也不办证
  • 2012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3日上午,工人正在生产无纺布。
  文/片 本报记者 彭彦伟
    12日,有读者打本报热线电话8308110反映,在莒县洛河镇小汪头村有人加工黑心棉。13日,记者实地采访之后发现是虚惊一场,该地只是一个无纺布加工小作坊,产品用作大棚保温。虽然该作坊并非是读者举报的“黑心棉”产地,但没有任何手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小作坊专收破衣服
  13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莒县洛河镇在打车前往小汪头村的路上,摩的司机告诉记者,知道那里有个收购破衣服之类的加工点,但并不清楚加工的是什么产品。
  在摩的司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他所谓的收破衣服的地方。该处位于村子的南边,与马路中间只隔着一个木材加工厂。
  在加工厂外,紧靠西墙的地方有一堆用绿色帆布覆盖的物品,记者揭开帆布看到,里边是一些做衣服剩下的下脚料,散发着一股酸臭味。
  “这个加工厂主要是给一些大棚加工保温材料的,已经好几年了。”一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村民说,这个厂子是他们村唯一的厂子。
开工已有两年时间
  记者看到整个加工厂就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老板把北边的4间屋子打通做了加工车间。
  在加工车间里,一些破旧的棉絮充斥其中,有一股呛人的味道,工人们都戴着口罩。整个加工车间只有一台机器,在机器的一端,两位年龄在50岁左右的工人正在往机器里填充破旧衣服的下脚料。
  记者看到,下脚料经过机器挤压、成形之后,从机器另一端出来的便是成品的无纺布,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几十秒的时间。
  在院子里老板自己搭的一个简易棚子里,堆满了成品无纺布。
  工厂老板告诉记者,自己干这个已经有两年了。该毛毡厂生产的无纺布主要供给附近几个乡镇的大棚种植户。
  “这些无纺布是覆盖在大棚上边用来保温的,所以我们也就在冬天盖大棚的时候生产,其余时间都要停产,虽说开工已经两年了,但整个生产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时间。”他说,前来购买无纺布的主要就是农户,每家要的数量也不多,也就要10捆左右,每捆的价格在170元左右。
  作坊老板介绍说,这一台机器每天的产量大约在一吨左右,加工无纺布所用的原料主要是从江浙一带购买的服装厂下脚料。
“厂子”没有任何证件
  至于生产所需的证件问题,该老板告诉记者自己的厂子并没有任何证件,即使每年工商、税务都会去罚款,但他宁愿选择交罚款也不会去办正规手续。
  “一个环境测评就要三四万元钱,本来利润就少,光这个费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挣出来。”他说,现在这一行利润很低,厂子的效益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说不定哪会就停产了。而且据他了解,附近就有4个此类生产厂家。
  对于有读者举报说此地生产黑心棉的说法,该老板给予了否定的答复。
  “在市场上有很多无纺布经销商,无纺布可用作布鞋、衣服的部分原料以及大棚保温。”他说,作为生产和生活来说,本身生产无纺布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有人用无纺布做黑心棉那就违法了。“这个我们也没法控制。”最后,该老板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