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引导孩子做好事
  • 2012年03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上期茶友求助:张女士来电说,三月是学雷锋月,儿子的老师要求班上的同学在这一个月内至少做10件好事。做好事自然是应当提倡的,但以这种强迫的方式让孩子们做好事,张女士觉得有些不妥,想和下午茶的朋友们交流一下,在现如今,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做好事呢?
  茶友观点:

  我不主张为做好事而做好事,那会培养孩子的功利性。家长还是应以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我从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即使在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的深夜,也绝不闯红灯。诸如此类的言行,我想一定能影响孩子。他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不做坏事的人,才能学会做好事。
      ——文靖
  我始终让孩子知道,做好事的前提是力所能及。不会游泳的孩子,跳下水去救人,我不认为这是应当提倡的行为。孩子毕竟年龄太小了,很多好事不应当是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去做的,比如救火什么的。爬山时,看到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子,我会随手捡起,扔进垃圾箱,也会让孩子这样做。遇到行乞的人,我都会让孩子送点钱给他们,无论这些行乞的人是真是假,我都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这就是我理解的做好事。
    ——嘟嘟妈妈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句顺口溜讽刺的是,做好事的形式化。三月学雷锋做好事,三月过后呢?似乎就不用学了。老师应当时时刻刻引导孩子们做好事,而不是在三月要求孩子做多少件好事。家长的任务就是以身作则,在日常的生活中帮孩子培养其与人为善的心。比如,对送矿泉水、收废品的人以礼相待,在我看来,这样的小善行,比轰轰烈烈做件大好事还有意义。
     ——宋先生
  我个人以为,不需要组织什么学雷锋。只要每人都做好自己应当做好的事情,比如老师认真教课,学生认真听讲,大家都遵纪守法,守好自己的本分,就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好事。拾金不昧不是做好事,而是守本分。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好事,首先自己就得是守本分的人,否则就谈不上引导。
      ——安 安
  我家有条小狗,每次带它外出时,我都会随身携带塑料袋以收拾狗狗的粪便,有时也会让五岁的儿子来帮忙。小区里有遛弯的老人,即使时间紧张,我开车也绝不会按喇叭以提醒和催促,怕喇叭声惊吓了他们。雨天开车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开过行人身边,怕把泥水溅到他们身上。去公共场所时,总会把门为后面的人扶住。我想我的孩子一定会模仿这些行为,并逐渐养成习惯的。
     ——小 何

淑怡小结:

  雷锋做好事不是刻意的行为,而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把做好事当成作业布置给孩子,便变了味,也让做好事成了孩子们的压力,淑怡觉得甚是不妥。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好事?当然是自己先行得正。自己行为不端,不讲公德,根本没资格教育孩子做好事。

怎样香香甜甜 睡个好觉
  白女士来电说,最近睡眠总是不好,需要吃两片安眠药才能入睡,自己很苦恼。马上到世界睡眠日了,她很想知道,茶友们有何改善睡眠的佳方妙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