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市热钱催生影视圈新泡沫
业内人士呼吁出台政策控制电视剧总产量
  • 2012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景甜
  《我叫王土地》
  《抬头见喜》
  《甄嬛传》
本报记者 任磊磊
  “从去年演员片酬就开始涨,现在连三线演员都忙得没边了。”近日,一位电视台工作人员向记者吐槽“举办个新剧开播发布会,连三线演员都没有时间出席”。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楼市低迷之后,很多“热钱”涌入影视圈,导致影视市场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投资,剧组大量上马所致。热钱大量涌入、明星们价格不封顶,像楼市一样,泡沫越来越大。国内影视该何去何从呢?
明星片酬一个月一个价
  近日,济南一位电视台同行向记者反映,电视剧价格比去年涨了近一倍,“前年,我们购买《甄嬛传》的时候一集才4万,在当时这个价格已经顶天了。但是现在的电视剧,一集最少要卖七八万,连《抬头见喜》这样的低成本片子都卖到了7万块钱。”而据这位同行反映,片子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人力成本上涨,“我们频道从去年开始,举办的发布会就很少,每次打电话邀请明星都在忙,连三线演员都请不到。每个人都说自己在戏上走不开。听一位导演说,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投资都涌进了影视圈,明星们上部戏没拍完,下部戏就已经排上日程了。”
  不仅是明星,连化妆、道具、场务这样的后勤人员价格都翻番。一位曾经在《开天辟地》当道具师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天都有人来请他去剧组开工,“我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过7个电话,价格也是三级跳。有的剧组因为着急开工,还当场竞价,有一次从每天400块给我涨到了1000多块。”
  这一说法在《我叫王土地》的导演张多福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张多福说:“现在的明星,真的是一个月一个价。我之前想拍个剧,给明星们打电话,每个人都在戏上,都吆喝着没有时间。可好笑的是,光看着很忙,一个剧都没有看到他们。”
  据了解,国内电视台一年播出的电视剧大约在六七千集左右,但是现在一年的产量是三万多集,这就表示有4/5的投资打了水漂。记者略微估算了一下,这两年,每个月在广电总局备案的电视剧都在100部左右,大约是3000多集,这样算来一年要拍1200部、36000集左右的总量。可想而知,这么多电视剧,演员有多抢手。
投资影视剧目的各不同
  按理说,投资商都不傻,为什么还要捧着大把的钞票往里扔呢?导演张多福给记者道出了缘由,“现在楼市不景气,很多投资商不愿意投资房地产市场,因为风险太高了。而影视圈这两年很兴旺,一些大老板握着大把的钱没处花,他们投资影视作品的目的也各不同。有的老板是为了追明星,比如为某个明星投资一部戏。还有的是为了赚快钱,就像炒股一样,请几个大腕、攒个大阵容,把这个剧炒热,然后引得很多人来追捧,再进行融资,好的时候还能在里面植入不少广告,只要把宣传、噱头做足了,不愁赚不到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片子吆喝得很响亮,但是口碑却差得惊人。还有的是企业、政府为了搞形象工程,拍一个电视剧或者电影,只是为了植入他们的宣传广告,钱赔了还能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在采访中,记者确实遇到了不少这样的情况。山东某影视公司,就是一位开发商投资的。因为这位开发商有不少闲钱,他的妻子又很喜欢影视行当,于是就给老婆投了5000万开公司。这位老板曾说过,“就当是让老婆玩玩,赚了就赚了,赔了也能学点经验。”
  除此之外,一些国内一线地产商则出于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将大量资金投入影视产业,记者从一家一线地产企业了解到,他们今年将投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影视产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楼市不景气,我们的资金需要寻找出口,对于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10亿不过是试试水。”
  而无论是哪种投资,缺少专业性指导直接后果就是,虽然片子的投资越来越大,但钱大都不是花在制作上,而是给了外行老板们中意的明星。张多福说:“现在一部戏,请两三个大腕,片酬就得拿走几千万,谁请得起啊!泡沫太大了。”
总局应加强调控
  对于这样的现状,导演张多福不无担忧地说:“这种情况糟蹋的不仅是钱,更是影视这个行业。影视作品毕竟不是纯粹的商品,它们是有艺术含量的东西,不能纯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伤了这个行当。一个演员的片酬,怎么能一天一个价呢?这个市场是不正常的,我觉得应该从根儿上进行调控。”
  张多福解释道:“总局应当从产量上进行控制。现在广电总局对影视的调控太表面,只对题材、内容进行限制,缺少总体调控。广电总局有一个项目审核机构,这个机构只对每个月获批的项目进行公示备案,并没有对当前市场的调研。例如,广电总局可以统计全国电视台需要播出的电视剧总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明年可以拍摄多少部作品,超过这个数量后就不予以审批,这样就会对电视剧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样即使有再多钱,也难以盲目入市,否则拍戏就会抢时间,剧本也没有时间打磨,这样匆忙上马哪能出来好东西?所以市场量越来越大,东西越来越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