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遗体捐献,不能只靠医生
  • 2012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晓闻
  今年88岁的医生刘静敏,从医数十年,深知遗体对医学研究的重要,20多年前就下定捐献遗体的决心。在她的影响下,另一名同事也要捐献遗体(本报3月20日C03版曾报道)。
  “作为医生,捐遗体是我的义务。”刘静敏如是说。笔者也曾接触过岛城的遗体捐献者,在遗体捐献这件事上,从医者似乎明显要更积极一些,各地遗体捐献开先河的也多是从医者。他们看到了在医学教学上供体的严重短缺,他们愿意主动把自己“捐”出去,更多的是为了医学事业,为了一代代年轻学生们能够得到足够的实体解剖训练,将来都成为优秀的医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加上对遗体捐献缺乏了解,使得无偿捐献遗体用于教学、医学科研、临床解剖在国内面临重重阻力。而这直接导致教学用供体匮乏,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很难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单纯依靠医学院和医生们的努力,普通大众对遗体捐献的接受和认可更为重要。捐献遗体不是普通大众的义务,为医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却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的。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接受医生的建议或治疗,对医生们的基本技能负责,就是间接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对于遗体捐献这一行为,也许我们暂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