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驴友救援录
  • 2012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俏到
  今年2月,驴友登泰山遇难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联想起这几年频频发生的驴友遇险事件,感慨颇多。比如去年某地驴友组队徒步穿越深山,因逾期未归,家人以为其遇险而报警,于是当地调集人力予以救援。不料驴友们只是遇到一点困难误了行期而已。虽然这事儿有点乌龙,但由此引发的救援行动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舆论开始讨论那几位驴友应不应该为此埋单。不知道后来结果如何,不过看到那几位驴友毫不领情的模样,真的有些不太舒服。
  说到救援驴友的故事,就想起清代经史学家毕沅。他担任陕西巡抚时,有一年率幕僚登游华山。据说他在苍龙岭上极目四望,看到四周群山低伏辽远无边,于是两腿发软、心悸神慌、号啕大哭、不敢下山,感觉自己就要死在山上。这事想想还真不是个传说,五六年前我第一次上华山,是否曾经路过苍龙岭我已经记不清,不过对华山的感觉还真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华山天下险”,另一句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最后还是坐索道下的山。
  毕沅所处的时代没有索道,下山还真是个难题,就算同行驴友劝他两眼不张望一心只走路,他还是不敢动弹。好在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最后大家想了一个办法,让老毕喝酒喝到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再用厚毛毯捆扎起来,完了一路滚下山——当然没那么夸张,事实上是用绳索垂吊下山。虽然有点折腾,但老毕还是安全下了山,救援行动非常得力。据说毕沅后来还专门筹款,用于拓宽登苍龙岭的山路。不过这种拓宽在正宗驴友们看来,只怕相当于一种破坏。
  千万不要嘲笑老毕。相对来说,上了华山不敢下的,老毕并非名气最大。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老师,有一年也登华山,也路过苍龙岭,也看到山径宽尺许、绝崖万丈深,立刻腰也疼了腿也酸了牙口也不好了,自以为必死无疑,号啕大哭,“遂投书山下,与家人诀别”。幸亏山下的华阴县令得知以后速派人上山将他抬下来。由此观察,文人们当驴友的风险还真是挺大,弄不好就给人添乱。
  当然也有人提出,知名韩老师不可能干出这种丢面子的事儿。清人王宏嘉在《华山记》中说,韩老师敢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他一定胆识过人牛皮哄哄,怎么可能在苍龙岭上胆怯失态呢?更早的还有明人沉颜提出“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墨翟之泣丝,泣不在丝”,既然圣贤们的悲泣都另有深意,那么就算韩老师曾哭过也一定哭得不比寻常,反正跟遇险无关。可惜这些都是主观臆想,当不得真。想得深了,恐怕就会如同前些时候那几位毫不领情的驴友一样,“本来一切尽在掌握,谁叫你们自作多情来救援呢?还能叫我埋单?”倘若真要因为救援不及出了事,恐怕又是听取骂声一片,可这自然不在当事人考虑范围之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