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在炕头能赚钱
企业车间搬进环翠区农家
  • 2012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威海3月22日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于秀勇) “每天坐炕头上做点手工活,一个冬天下来,也能挣5000多块钱。”环翠区温泉镇雨夼村的村民杨淑霞说。像杨淑霞这样坐在炕头上“上班”的农村妇女,在温泉镇有1200多人。近年来,环翠区一些乡镇采取“村里出厂房、企业上设备、妇女当工人”的合作发展模式,把企业生产车间引到农村,受到了农家妇女的欢迎。 
  杨淑霞坐在自家炕头上,面前堆着一堆彩绳。随着手指灵活地翻动,一根彩绳在不到一分钟就编成了一个中国结。杨淑霞说,厂家以加工点为基础,把一些需要手工完成的工序下放到各家各户,让村民们在炕头上就能干活增收,农忙的时候还不耽误地里的活儿,在雨夼村有40多名妇女干这种手工活儿。“干这种活方便,只要闲着就能干,在自己家干也不遭罪。” 
  在温泉镇台下村村民张宗秀的家里,手工艺品挤满了一间正屋。张宗秀主要负责把企业里的手工活儿发放给村里的妇女,然后再回收,她的月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张宗秀说,在温泉镇生产眉笔、网丝的企业有很多,但在过去没有企业愿意收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而现在因为企业用工紧张,农村妇女又都被企业抢着招收,“我们村里有五六十人干这个活儿”。
  近年来,农村耕、种、收等农活已逐渐机械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许多农村青年男女都到企业做工,但中年妇女在农闲时节却比较清闲。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在农闲季节增加收入,环翠区的温泉、桥头、羊亭、张村等乡镇,都相继采取“村里出厂房、企业上设备、妇女当工人”的合作发展模式,帮企业车间设置在农村的空闲房内,吸引妇女们来做工,一些手工活则直接发放到农家,妇女们在炕头上就可以“上班”。这种“上班”、种地两不误的工作方式,很受农村妇女的欢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