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了十年彩票,已成了生活习惯”
彩票投注站里,八成都是执着的老顾客
  • 2012年03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26日,在新华路上的一家福彩店内,不少“老彩民”正在忙着选号。   本报记者 吴凡 摄
本报记者 杨万卿
  25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一份“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彩民已达两亿多人,其中问题彩民约700万,重度问题彩民达到43万人。
  有专家称,问题彩民通俗地讲就是那种买彩票上瘾的彩民,想停停不下来,不买难受,不能自抑。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彩民主要出现在18岁到45岁之间,问题彩民多为高中和大专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到3000元之间,问题彩民绝大多数感觉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属于中层以下。据调查,男性彩民比女性彩民更容易上瘾。
  26日,记者在东风街一家福彩店里见到了王民,买了10年彩票,他算是彩民中的“老江湖”。
  这个头发已经白了一半,牙齿也剩不了几颗的“老人”,实际年龄是46岁。王民在潍坊市一家保险公司上班,整天有业务要到处跑。但没事的时候他只有一个去处:福彩店。
  王民告诉记者,刚开始买彩票时,他工资不高,一天能买五六十块钱的,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他已经深知买彩票始终是看运气的,如果不是一次中上多少万的大奖,一般都是折本的买卖。“谁不知道赔多赚少?”他很平静地告诉记者,现在一天也就花上20多元买彩票,但是在福彩店里“驻扎”的时间却并没有因此减少。
  买彩票这么多年来,王民中过一次1000元,还有不知多少次100元。每个月都要投进好几百块,家里人并不支持,但是他停不下:“本来是娱乐的,买着玩,后来就成了习惯,不来买几注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记者来到这家店时,正赶上饭点,一名穿着西装的小伙子拿着火烧进了店里,看了看当天登记的中奖号,思忖一下,果断地说了几个号:“这注买十次。”小伙子姓林,去年4月份刚刚迷上彩票。他说自己也是被朋友“拉下水”的,没事儿就过来买两注。这时,有位“迷友”叹了口气,小林一下子郑重其事起来:“你别唉声叹气的,不然什么财运都没了。”
  “没事儿就来店里蹲着,最多隔天来一次。”26日中午12点多,胡先生准时来到东风街新华路口的福彩店,刚刚“迷彩”一年的新人,他买彩票的日平均消费在100元左右。而该福彩店主告诉记者,如今来投注站买彩票八成都是老顾客,熟了后都相互称为“迷友”。
  随后,记者走访了其他几家福彩店、体彩店发现,每个店里的情况都基本如此,几乎每家店都有这样的彩民,这样的固定客户占到总销售量的八成。鸢飞路上有家以竞彩为主的体彩店,店主张先生提到,来买体彩的顾客,都是爱看球的球迷,虽然这一群体较为专业,也八成也是固定客户。
  新华路上一家福彩店3月27日开业,店里一切准备停当,店主宋先生告诉记者,从2011年到今年年前,彩票业好像一夜间火起来了。据他了解,仅2011年潍坊市新增的福彩投注站点就有20多个。“别人说开店都有赚有赔,但时间一长,来买彩票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也不担心干这一行能赔多少。”
多些公平 多些理性
  不少彩民都有一个一夜暴富、出人头地的梦。而博彩就是其中一个渠道,因为买彩票门槛低,几块钱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而言不会造成影响,而一旦成功其收益却是不可估量的。有人一笑而过;有人却一发不可收拾。奖项的设置也在不断迎合购买者的心理,几百万上千万的奖额,让无数痴迷者前仆后继。问题出现了,彩票发展至今也不妨换换思路,既然大奖令很多人迷恋,不妨使之普惠。同样的钱,多点人分享,少点人暴富。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彩票会成为这么多人“翻身”的寄望?根治问题彩迷的法子,除了更普惠、更完善的彩票体制之外,给更多人更宽阔更公平的上升空间,也是必然要做的。
     本报记者  周锦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