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3家本土中小企业赴曲师大招聘——
为了纳贤才先表薪资福利
  • 2012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招聘会吸引了很多应届毕业生。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坐在草坪上慢慢研究。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济宁3月28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张欢) 28日上午9点,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场内人潮涌动,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济宁市中小企业局、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市人才市场承办的2012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此举行。济宁本土的73家中小企业抛出“橄榄枝”,携1573个岗位参与,吸引近万名学生参加。
  连日来的好天气,令不少找工作的年轻人换上了干练的职业装。招聘会现场,一身职业装的吴文丽拿着一叠精心制作的个人简历和获奖证书,认真浏览了招聘企业信息后,郑重地投出一份简历。“我是英语专业的,相比于在学校教书,我更‘钟情’进企业,只要企业有完善的用人制度,应该有很大发展空间。”吴文丽自信地说。
  “我们早上7点多就来了,希望能招到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应届毕业生。”兖州一家合资企业的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招聘会他们带来了20多个岗位,多是电器工程、高分子材料、自动化、英语等专业技术岗位。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招聘会的中小企业大都准备充分,不仅印制了企业的情况介绍,薪资待遇、福利制度、成长平台、文娱活动等也做了详细介绍,提供的优厚条件为他们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省内外的近400家企业参与,面向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等院校的万余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参与求职的毕业生学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更好的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组织了本土的73家中小企业组团到高校招人才,这也是我们第5年开展校企合作活动。”济宁市中小企业局科技科科长杨玉告诉记者,参与招聘会的中小企业是本土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发展型企业。“政府搭建平台,邀请企业参与,对于企业和毕业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双选机会。”
公办学校仍是“香饽饽”
  上午11点,气温达到20多度,阳光肆无忌惮地洒进偌大的体育场,不少来回穿梭的应届毕业生额头上冒出了汗珠。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相对于诸多民办培训机构,很多应届毕生更倾向于到公办学校当老师。在操场东侧的聊城教育局招聘展台前,蜿蜒排出了近20米长的队伍。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张伟丽和室友在现场转了一圈,仅在两家民办培训机构投了简历,便直奔聊城教育局招聘处排队,等候投简历面试。“上周我参加济南的师范类专场招聘会,公办学校我都投了简历。相比于民办机构,公办学校依然是我们师范生的首选。”
  招聘会现场,一家北京的培训机构打出年薪5万-10万的招牌,但求职者对此似乎并不“感冒”。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学历、经验,他们更看重毕业生是否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如果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铁饭碗’,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李倩
企业招人看重“基本功”
  “我们是书法专业,但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书法课,如果没有对口岗位,我们只能往美术上靠了。”曲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郝文婷和室友李平,拿到供需见面会发放的招聘信息表后,赶紧分头快速寻找“书法”专业的招聘信息。
  发现目标后,两人顺着编号找到东营一家艺术学校的招聘展台。“我是书法专业的,自幼学习书法,还带来了自己的获奖证书和作品。”郝文婷大胆地说,她小学就是在书法学校上的,并拿出她的篆书作品和一沓获奖证书。
  在该艺术学校招聘展台,已经收到了几份求职简历和两张作品。该学校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招聘更看重学生的基本功,“很多学生抱怨,招聘会上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少,但很多企业认为,专业对不对口无所谓,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基本功。”
  本报记者 李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