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庄户剧团闹活乡村文化生活
农民的生活也可以这么嗨
本报记者王瑞景
  • 2012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去年夏天,56岁的姜春美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与众多姐妹们在广场上唱唱戏、跳跳舞……姜春美是垦利县大三合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如今,像她这样的村民越来越多。
  跳舞健身、唱歌唱戏这些文化休闲活动,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属了。
现象 村民演出热情高
  垦利县文化馆馆长张静介绍,民丰村的庄户剧团有不少成形的节目,3月份的时候,县文化馆安排他们去其他村庄义务演出。他们开车拉着搭台工具、演出道具、服装来到宋沙村时,发现有些村民们穿着舞蹈服早已等候在那里了。
  舞台一搭好,宋沙村的村民们就赶忙抢先走上舞台,他们从舞蹈到自编吕剧、逗唱等,大大小小演了10多个节目。民丰村庄户剧院的演员们却已成了观众。原本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竟延长了近四个小时。
  台下的观众说:“别看村民们虽没有华丽的舞台和道具,也基本不化妆,但节目确实精彩,让人拍手叫好。”庄户剧院的张静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她说在开展“村村唱戏村村舞”的工作后,才发现农村潜藏着这么多有才有艺的人。
  据介绍,有文艺表演队伍的不只是民丰村、宋沙村。目前,垦利县已成立庄户剧团24个,文艺演出队74个,秧歌表演队150个。去年8月,垦利县还举办了庄户剧团汇演,参演人员达900多人。
影响 丰富生活添自信
  关于文化活动对生活的影响,大三合村的文艺骨干荆曰宗说:“庄户剧团的人闲暇时就会琢磨节目的编排内容、细节。现在,农民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垦利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赵清华介绍,群众文化搞得好的村里,风气也特别好。就像宋沙村有对夫妻,平时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吵架,自从去年7月份两人一起加入了村里的文艺表演队后,精力全都放在了排练演出上,夫妻关系也渐渐地好起来了。
  参加文化活动,不单是文艺骨干的事情,最大的变化是参与的村民增多了,不少村民把跳舞、唱戏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三合村的姜春美就是其中一位。看到别人精彩的表演,自己却从未参与。去年夏天,她看到村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竟上了瘾,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村里的文化大院中和大家一起跳跳舞、聊聊天。
  56岁的姜春美笑着说:“自从开始跳舞后,就和街坊邻居的交流多了起来,关系也比原来熟络了。而且也自信了不少。”
回顾 动员工作难上难
  据介绍,2011年10月底,垦利县文化馆接下了“村村唱戏村村舞”的任务,要求在全县组建100多支文艺演出队伍,各村庄户剧团和文艺秧歌表演队伍一年要演出670场次。这可愁怀了包括馆长在内的6名工作人员。
  张静说:“别看现在村民参演的热情这么高涨,去年上半年可真是难坏了文化馆里的所有人。”她和同事们先是摸底,再挨村挨镇上门动员。
  “拾棉花一天能赚一百多块钱呢,跳舞你们也给钱吗?”起初,张静经常会被村民问这样的问题。还有一次,张静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一名小辅导员去村里做动员工作。村子很偏僻,藏在芦苇荡里。考虑到村民白天比较忙,张静去得比较晚,好不容易找到了,回来的时候却迷路了。要强的她,忍不住哭了。在不停地动员、辅导、宣传之后,去年8月,各村掀起了组建表演队伍的高潮。
  除去村民们的热情、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县财政的支持也很重要。县、镇(街道)两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补助1000元,25人以上表演队伍补助3000元,35人以上的庄户剧团补助5000元。县、镇、街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服装、乐器和道具。每年年底,在全县庄户剧团的汇演、评比中,表现优秀的庄户剧团还能得到一定奖励。这些都调动了演出队伍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