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女教师突患重病住院,但她一直在牵挂着学生们——
“我盼着尽快回校给学生们上课”
  • 2012年04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看着同学们写满祝福的纸条,冯海静开心地笑了。  李岩松 摄
  同学们正在清点捐款数额。          李岩松 摄
  本报济宁4月9日讯(记者 孔令茹) 25岁,初一年级班主任,即将迈婚姻殿堂……每一个关于冯海静的词语都是那么美好,但对于此时躺在病床的她而言,这一切却显得有些遥远,现在的她只想尽快出院,和孩子们一起备战期中考试。 
  9日,记者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一间普通病房内见到了刚做完开颅肿瘤切除手术的冯海静。推开虚掩的病房门,未婚夫张宪龙正拿着勺子喂冯海静吃西瓜。
  冯海静是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语文老师,2011年正式入职。今年4月1日凌晨6点,冯海静因头疼被室友送到医院,确诊为脑内血肿,并于6日进行了右侧开颅肿瘤切除术。冯海静说,她住院的9天就像做梦一样。平时偶尔会感觉到头疼、口渴,但没有太多在意,她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为了照顾未婚妻,在鱼台工作的张宪龙请了假,专心留在医院悉心照顾。在一本黑色的笔记本尾页上,记者看到张宪龙写下的励志语句:“坚持,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在冯海静的床头,记者看到一个十分精美的玻璃罐,塞满了彩色的小纸条。冯海静笑着说,这是学生们送来的礼物,每一张纸条上都是他们的祝福。“每一张纸条我都拆开了,再一一念给她听,学生们的鼓励对她特别重要。”张宪龙说。 
  “老师,我们等你来上课,你不能扔下我们不管……”冯海静看得格外认真,她说她非常想孩子们,心里有好多好多话要说给孩子们听。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冯海静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不用担心我,我坚强着呢,我是打不垮的铜豌豆!”冯海静躺在病床上,满心期盼着尽快回校给学生们上课。 

延伸阅读>> 老师加油 我们等你回来
  9日下午,记者来到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十一班,班里的学生正在自发进行捐款。讲台上放着一个捐款箱,是班长王雨欣用鞋盒自制的。念着写好的倡议书,王雨欣的眼眶也湿润了。 
  回想起冯老师的点点滴滴,学生们个个有话说。“刚进入初中时有些不适应,冯老师就和我谈心,说她小时候的事情,用她的亲身经历开导我。”曹舒淼说,冯老师就像一个大姐姐。张鹏源告诉记者,天冷的时候,冯老师还会像妈妈一样,帮他把衣服上的拉链拉好。 
  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一共捐了5346.5元钱,班长王雨欣捐了500元钱,这是她攒了几年的零花钱。   “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备课很认真。”冯海静的一位同事说,大家都很想念冯海静,希望她早日归校。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李汝敏告诉记者,冯海静教学十分用功,学校将会组织一次教师募捐活动,让年轻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努力坚持战胜疾病。 本报记者 孔令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