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T族”公司的生存路径
  • 2012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崔滨 马绍栋
  “披星戴帽”常年与亏损随行的ST一族,在弱肉强食的证券市场上,自有一套生存法则。“得益”于中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欠缺,ST股们每年都上演着让投资者宛如穿梭于天堂与地狱间的不死传奇。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在4月底年报公布大限逼近下,山东上市公司板块中的ST股们,又将为保壳、重组和扭亏摘帽,展示出五种不同的生存路径。
闻“铁”起舞、借“矿”求生型 *ST华科、*ST大成
  尽管在炒壳游戏风靡的A股市场,ST股价一飞冲天的现象俯拾即是,但山东的*ST华科、*ST大成在去年一字涨停的表现依然颇为惹眼。然而疯狂过后,涉矿重组能否真正让公司扭亏摘帽?
*ST华科
  相较于众多在保壳线上挣扎的老ST股,*ST华科可谓鲁股ST板块中的新兵。在披星戴帽前,华阳科技主营业务为农药及化学原料制造品的生产销售,公司2010年、2011年业绩分别亏损6023万、6008万。好在,公司去年4月29日公布其与淄博宏达矿业重组预案、公司将变身矿企的消息后,该股股价开始了7个交易日的—字涨停飙升之旅。
  从财务状况看,宏达矿业拟注资产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强,但出乎市场预料的是证监会于今年3月6日否决了上述重组方案。业内认为,宏达矿业、金岭矿业以及正借壳大成股份的华联矿业,这三家淄博铁矿石(准)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交叉持股、核心资产同享等情况,这又引发了监管层的忧虑。看来要想摘帽,*ST华科还要另觅它途。
*ST大成
  与*ST华科涉矿重组相似的还有来自淄博的*ST大成。公司今年3月19日公告,由于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自3月20日起“披星戴帽”。公司称将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尽快恢复盈利能力。
  公告中所提的重组正是*ST大成与华联矿业的资产置换。这也让大成股份在华阳科技因矿成名之前就上演了股价闻“铁”起舞的传奇。去年3月31日,大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以及定向增发方式投身华联矿业,这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由化学农药、基本化学原料的生产销售变为极不相关的铁矿石开采,尽管方案的执行前景尚不明朗,但仅“涉矿”两字就已经让市场开始疯狂追捧。公司股价从停牌前的9.2元开始走出了连续—字涨停的历程。只是,注入矿业资产能否将*ST大成拉出亏损泥潭?一切还需拭目以待。 
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型 ST鲁北、三联商社
  与向政府求助补贴、背靠大股东“大树乘凉”以及卖壳重组不同,山东的ST公司也不乏自力更生完成脱困的典型,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ST鲁北:
  1月17日ST鲁北公司公告称,预计2011年累计实现净利润在2700万至3200万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72%-103%。这也意味着这家曾靠出卖资产,接收政府补贴红包而在保壳线上挣扎的*ST公司成功完成自救。
  由于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ST鲁北于2010年5月25日暂停上市,随即展开自救: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产生了新的管理层,随后,公司将不良资产予以剥离,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外,*ST鲁北收购了大股东鲁北集团所持的鲁北盐化40%股权及鲁北海生生物的两套溴素装置。同时鲁北集团承诺将在*ST鲁北恢复上市交易后12个月内,将鲁北盐化整体注入上市公司。
  通过上述一系列运作,*ST鲁北走了一回恢复上市的“捷径”。公司于2011年8月18日恢复上市,股票简称“ST鲁北”,公司董事长陈树常表示:“在确保主营业务的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公司将打造全国最大的高效、生态、循环型海洋产业基地。”
三联商社:
  由于2007年至2009年度连续3年亏损,*ST三联于2010年5月25日起被上交所暂停交易。然而,较为罕见的是,*ST三联的快速“复活”并未借助重大资产重组的“外力”,国美正式进驻*ST三联之后,*ST三联的主营业务逐步进入正轨。2009年度,*ST三联主营业务已实现盈利,曾发布年度预盈公告,但受兴业银行案件影响,公司被强制执行划扣4142.26万元,导致当年亏损3753万元。2010年,在“非经常性因素”式微的背景下,*ST三联盈利2330.32万元,彻底走出困境。*ST三联实际控制人国美电器作出承诺,将在公司恢复上市之日起5年内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2011年11月11日,ST三联公告称自11月14日起,证券简称将由“ST三联”变更为“三联商社”,这也意味着公司凭借自身力量成功摘帽,环顾资本市场,如*ST三联这般依靠“内生力”恢复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
无药可救、回天乏力型 ST园城 ST海龙 ST金泰
  主营业务毫无盈利能力,多次重组毫无起色,历经波折资不抵债,在山东ST板块中,ST园城、ST海龙和ST金泰已经走到了退市甚至破产的边缘,不过,在退市制度尚不完善的中国股市里,这样的“僵尸股”也许“僵而不死”。
ST园城
  2007年戴着*ST帽子的烟台发展在第4次资产重组之后终于脱胎换骨,并正式更名为园城股份,主营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等,成为山东第一家纯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然而园城集团的入主并没有给该股带来新生,2008年至2010年,公司连年亏损近亿元,每股净资产也为负值。
  地产主业的疲弱让公司不断寻找新的利润点,和其他饱受调控之苦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一样,ST园城把目光投向矿业。但蹊跷的是,尽管该公司成立了黄金矿业公司,但均未发布公告进行披露,重组形式不明朗,公司股价一路下滑,再度将ST园城带到生死边缘。
ST海龙
  2011年9月5日才戴上ST帽子的山东海龙,是山东ST阵营中的新军,不过,这家来自潍坊的中国最大粘胶短纤生产商,却成为山东ST股中处境最为不妙的一只。
  由于2009年、2010年,山东海龙连续两年巨亏,为了扭转不利形势,海龙大股东潍坊国资拟将所拥有的1.4亿国有股转让给恒天集团,对海龙进行重组。
  不过,就在这一有利于海龙扭亏的重组将达成之时,海龙突然爆出公司违规对外担保所涉金额达4.23亿元之多的不利消息。
  而且,海龙违规担保引发的债务危机正愈演愈烈,不仅其发行的本金4亿元、票面利率为5.8%的短期融资债券“11海龙CP01”成为中国债券市场近6年来首只C级“垃圾债券”;如今的ST海龙,多家分公司停产,预计2011年度亏损10.02亿元,公司负债率高达93.3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ST海龙目前投资者逾10万户,债务一度高达逾70亿元,对其进行施援的难度之大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极为罕见,ST海龙的后续进展,将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金融市场上的标志性事件。
ST金泰
  眼下,ST金泰依然需要面对不断来临的司法诉讼,保壳扭亏,已经成为越来越遥远的事情。2007年,前中国首富黄光裕的胞兄黄俊钦相中了ST金泰。金泰最初希望从药企转型房地产,重组方案一经发布,ST金泰股价就开始一路飙升,创下了42个涨停的纪录,成为当时一大牛股。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黄俊钦违规内幕交易案发,ST金泰的重组之路就此蒙上了阴影。留给投资者的是漫长的等待,如今,重组已经被拖了3年,到2011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现金仅有4483.87元,成为A股最差钱公司。随着实质性资产重组既无可能,ST金泰变成“*ST金泰”甚至暂停上市,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反复重组、痛苦挣扎型 ST华光、ST德棉、ST九发
  主业反复变换仍找不到盈利点,新东家你来我往却无法最终入主,ST板块中总不乏这类苦苦寻求重组保壳然而总是事与愿违的上市公司,其多舛的命运也让人不胜唏嘘。
ST华光:
  1997年上市的通信设备开发生产企业华光,虽然自2000年被北大青鸟系控股,但其经营业绩却并没有因为新东家的到来而质变提升,自2006年戴帽变为ST以来,扭亏摘帽,就一直成为ST华光每年最重要的事情。
  2009年,沦为*ST的华光迎来重组机遇,其大股东北大青鸟系拟将华光从通信企业变身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过,这一场耗资8千万的变身重组,虽然在二级市场引发股价狂飙,但最终由于政策调控等原因,不仅没有成功扭亏,反而一度陷入暂停上市交易的退市边缘。
  接连面对大股东减持和通信主业经营低迷影响的ST华光,预计2011年度业绩继续亏损,鉴于公司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亏损,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将在2011年年报披露之后对公司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唯一的指望仅剩下了该公司北京办事处1亿元的拆迁补偿款。在没有实质重组利好的预期下,ST华光已经沦落到了卖房卖地度日的境地。
ST德棉
  2006年上市后不久即告ST的德棉股份的保壳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09年8月,公司与爱家控股传出资产重组的计划,纺织企业德棉股份即将转型房地产企业。然而由于地产调控,公司卖壳之路也因此搁浅。
  直到2011年12月20日,终于通过了新任大股东浙江第五季实业有限公司的重组方案,保壳大战才有了一线生机。第五季公司人士表示,在2011年铁定亏损的前提下,为了保证ST德棉2012年能够盈利保壳,该公司曲线采取了审批周期较短的非重大资产置换,将两家商贸公司的资产注入德棉股份,以提高公司的盈利和股票收益。
  不过,被外界质疑的是,注入ST德棉的两家公司均是成立时间不到两年、盈利前景难以判断的新公司。按照第五季公司的规划,变身房地产企业未成的ST德棉,将被置入商场、酒店、餐饮娱乐等业务,再度变身为一家商贸企业。
ST九发
  自2008年股票被特别处理后,经营食用菌的烟台九发,就一直在为避免破产和保壳而奔忙。在历经中银信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市牟平区投资公司和南山集团等大股东走马灯轮转后,浙江新世界房地产集团在控股权4次易手后,成了ST九发的新东家。
  经历了每股2.15元的低价和每股14.26元的高价,也收获过连续30个涨停。在波澜壮阔的重组波折后,进入2012年的ST九发,依然面临扭亏无望、频临破产退市的困境。
  公司3月30日发布的2001年财务预报显示,ST九发的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亏损则达到348万余元。
  眼下,历经重组保壳坎坷的九发,正迎来又一个重组方郑州瑞茂通供应链有限公司。目前,这一重组方案已获得公司董事会的通过,正等待证监会的批准,堪称山东ST股中经历最为坎坷的九发,这一次会迎来好运吗?
背靠大树、冷暖自知型 ST能山 *ST轻骑 ST黄海 SST华塑
  对于为赢利摘帽东奔西走的ST股们来说,找到一个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大股东,自然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安全感,ST能山、*ST轻骑、ST黄海、SST华塑这四家上市公司,其大股东不是央企就是当地实力企业,有了让其他ST股羡慕的基础。但背靠大树一定就能遮风挡雨吗?其中的冷暖甘苦,只有树下人自知。
ST能山(000720):
  虽然出身山东电力,又被华能集团接手,国企和央企的靠山并没有让ST能山这家发电企业避免于2009年被戴帽挂星的命运。
  受原料煤价剧烈上涨的煤电价倒挂影响,ST能山近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亏损的命运,但是借助政府补贴,ST能山往往能上演扭亏为盈的大反转。
  年报显示,2009年,ST能山实现净利润1722.45万元,但盈利主要来自1.11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及政府补助的328万元。2010年,ST能山净利润亏损868.95万元。
  随后,2011年9月,ST能山控股子公司山东华能聊城热电有限公司获得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预算指标517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ST能山在ST类公司中,算是获得补助最多的公司之一。
*ST轻骑
  虽然背后的大股东是实力雄厚的央企兵装集团,但山东老牌上市公司*ST轻骑,还在为能否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做最后努力。
  2011年3月4日,*ST轻骑发布重组方案,其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拟将旗下湖南天雁机械公司100%股权与*ST轻骑全部资产和负债置换。由于湖南天雁赢利能力可观,若能重组成功,*ST轻骑能成为大股东救助的成功范例。  但由于涉及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医疗保险、住房等问题,轻骑厂区一度出现职工停工现象。一位参与*ST轻骑重组的人士表示,如果今年上半年不能完成资产交割,那么*ST轻骑2012年年报就会呈现“亏损的轻骑摩托与盈利的湖南天雁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若湖南天雁下半年的盈利不足以弥补*ST轻骑上半年的亏损,那么2012年*ST轻骑将继续亏损。
ST黄海:
  作为山东板块“老资格”的ST公司,虽然背后实际控制方是央企中车汽修集团,但ST黄海从2007年上半年就开始“披星戴帽”,而公司寻求重组之路也屡屡折戟。
  早在2010年5月,公司有意收购青岛齐华矿业变身矿企,但最终不了了之,受此影响,ST黄海去年已经资不抵债。此后,ST黄海与江苏凯威化工、上海永邦投资及新疆海益投资关于公司股权转让事宜再次告吹,股价也随之一路下滑,重组扭亏变得遥遥无期。
SST华塑:
  就在山东各ST股为保壳东奔西走之时,SST华塑正在为解决股改焦灼不已。而SST华塑之所以陷入困境,正是其背后实际大股东山东钢铁集团与原大股东之间历时数年的股权纷争。由于流通股股东对股改不满,SST华塑的股改方案自2008年推出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原本定于今年3月9日举行的SST华塑股改股东会议也没有如期举行,会议日期更是一再延后。
  彼时公司又曝出高管违规买卖自家股票的闹剧。SST华塑2月13日发布公告称,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公司控股股东济南鑫银投资有限公司大股东山东金岭铁矿的主管机构,公司重组方案尚需山东省国资委批复同意。而在保壳与方案批复之间,留给SST华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