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饶一农民烙铁绘画成名人
作品多次参加艺术展并获大奖
  • 2012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任小杰
  张建德是广饶县经济开发区榆林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70年就开始学习剪纸,后又研究学习木板烙画和纸烙画。他的儿子张岩峰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剪纸,作品也多次参加国际剪纸艺术节并获大奖。爷俩凭着对艺术的追求,表达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纸上乾坤。
  “这是一门技术活,落笔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和烙铁温度的把握。”张建德告诉记者。纸上作烙画的难度比较大,电压的高低、烙铁烧红的程度、落笔的时机还有作画的速度等都需要有经验才行,只有多画才会娴熟。
  张建德在村里做过15年的民办教师,教小学生所有的课程,1992年在东营市劳动技校的装修班教过两年半的美术课程,之后又从事室内装修。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没有停止过对剪纸和烙画的摸索和学习。1970年张建德就开始接触剪纸,在1985年的时候作品入选全国的剪纸展览。1988年,张建德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张小图片,他记得是有一位老师用电烙铁在木板上作画,借助木纹画了一条小溪,还画了一只骆驼。由于对这种作画方式很感兴趣,他就开始去琢磨着在木板上画画。
  据了解,烙画又称火笔画,据说起源西汉、盛于东汉,曾失传,直到清光绪年间才由民间艺人发掘传承,过去大都在扇骨、梳子、木制家具上制成工艺画,现代人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
  张建德用烙铁写过书法,画过花鸟、山水等,参加过三届山东省文博会。他的儿子张岩峰也凭着对艺术的热爱,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