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牛班委,有毒的励志“鸡汤”
  • 2012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聃

  毕业季临近,就业形势依旧愁人,但从南京师范大学那边传出了“好消息”:近日,全国和江苏省的公务员面试结果出炉,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班的六位班委集体高分考上公务员,成为南师大最受人瞩目的班委集体,被称为“最牛班委”。据了解,这几位同学都是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时就明确了考公务员的目标。(5月15日《扬子晚报》)
  首先我得恭喜这六位同学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另外的同学可能并没有这么幸运,一些人不得不继续寻觅或者通过考研实现“曲线就业”,可以预料的是,找到稳定工作的会是少数。散伙饭后,很多人的“后大学生活”仍会是催人惆怅的。
  所以,对比之下,所谓“最牛班委”其实不过是说出了两个“真实的大学”:一个是“就业的大学”,在多数人越来越刻板的认知中,衡量大学教育成效的标准就是就业,好的就业数字被简单化地与大学教育画上等号;二是“失去自我的大学”,大学生活本应该是自由之地,是个性成长的土壤,但从“最牛班委”的经历中不难发现,这一切与他们无缘,他们甚至在大一就将自己与公务员考试捆绑在了一起。
  正因为如此,“最牛班委”纵然可能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励志“鸡汤”,但它无疑是“有毒”的。客观的事实是,公务员考试的难度显得越来越大,源于应试者基层工作经验匮乏、高分低行政技能,与此同时,这六位班委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自身的学生干部经历与提前性努力。倘若更多的学生遵循这样的轨迹,可能既会失去正常的大学价值熏陶,甚至没有过多时间参与到与公务员考试无关的活动。
  “最牛班委”显然不是更有生命力的毕业励志鸡汤,它甚至会成为“不自觉的毒药”。在特殊的当下,我们的确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更理性而深刻的毕业文化。大学本应该是关乎“人”的教育,它承载着重要的心灵启迪功能,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是高等教育无法回避之重;而另一方面,就业形势的极度严峻,教育投入成本的负累,让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都渴望看到教育投入的产出效应。两者内在的悖论,实用主义就成为唯一标准——即便那些所谓的就业佳话充满了太多偶然与不可接近性。
  在一个几乎没有佳话的年代里,我们期待令人怦然心动的成功者,但在大学校园里,我真的不想再看见“最牛班委”的传奇。“青年勉乎哉”,这是陈独秀在90多年前的振臂一呼,意为鼓励青年当自强。《毕业歌》中也唱道,“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但青年自强与社会的栋梁,显然都应该是某种大学文化“顺理成章”的结果。“最牛班委”不是“青年勉乎哉”,它只是反证了苍白的就业现实与萎缩的大学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