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部分时间跟奶奶一起过
三岁娃娃不愿返城上幼儿园
  • 2012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很多老人承担起了照顾孙子孙女的重任。                本报记者 张召旭 摄
  本报聊城5月24日讯(记者 张召旭) 今年三岁的小明(化名)由于常年跟着奶奶在乡下住,现在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小明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奶奶回城上学,这愁坏了小明的爸妈。
  24日,市民王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小明现在3岁1个月大,由于自己和丈夫工作都比较忙,孩子一直跟着奶奶在乡下生活。“我和丈夫工作都比较忙,生完孩子以后也没有时间照顾。我弟弟家生的龙凤胎,全靠我爸妈照顾,也没有闲暇的时间再照顾小明。”王女士说,当时她曾打算让婆婆来城区照顾孩子,可老家还有好几亩地,平时也离不开人,所以当小明6个月大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乡下,由自己的婆婆和公公照顾。 
  王女士说,小明刚到乡下时,她一到周末就会回老家看看孩子,随着自己和丈夫工作越来越忙,有时候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一开始孩子懂事的时候,还要缠着跟我回城,可时间久了,小明不愿意回来了。”王女士说,今年4月份,小明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她也在城区为孩子找好了幼儿园。当她回老家接孩子来上学时,小明死活都不同意,哭闹着要和奶奶在一起。 
  “为了能让孩子回来上学,我往老家跑了好几趟,到后来小明一看到我就躲,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把他送回去了。”提起此事,王女士有些伤心。为了能让小明回城区上学,王女士强行把小明带回了聊城,刚到家那几天,小明天天闹着要找奶奶,晚上一直折腾到一两点钟才睡觉,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摔坏了。“一开始我想把婆婆接过来住几天,可当时家里正忙活着浇地,离不开人,一直拖到现在。不仅如此,小明现在甚至连学校也不去,一提起上学就闹得更厉害。” 
  王女士说,这个周末,婆婆将过来住一阵子,可也住不了几天,因为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到麦收了,婆婆还得回去。“我现在才明白,养孩子远比生孩子重要,可现在后悔来不及了。”
延伸调查: “只生不养”的小两口挺多
  “我们单位里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的挺多,现在大家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家住三里铺小区的李女士在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每天早晨7点就得出门坐班车,晚上回家也得七八点,有时工作忙就在厂子宿舍里住上一宿。  
  李女士说,她和老公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也就4000多元,每个月还要还2000多元的房贷,根本不敢丢掉工作。“把孩子送去婆婆家也是迫不得已,我们两人平时工作都很忙,如果让孩子跟着只会受罪。”  
  在城区人民广场以及一些小区里记者发现,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大部分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很少有父母自己看孩子的。记者了解到,如今隔代养育模式大致有四种:日以继夜365天全天候模式;日进夜出,每天照看小孩约8小时模式;一周管5天、双休日送还子女的交接模式;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轮换带养模式。 
尽量接老人到家里照看孩子
  城区一家早教中心工作人员梁女士说,有的年轻父母,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于是将孩子送到老人那里寄养;而有的父母确实是因为实际的情况,不得不把孩子寄养在老人那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与孩子间连接的中断。”梁女士表示,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如果孩子长时间被隔代抚养,那他和父母之间的连接就会越来越薄弱,甚至于孩子见到父母以后也会很冷漠。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工作确实很忙,不得不请老人帮忙看孩子,但家长要力争做到多陪孩子,”梁女士说,如果有条件,年轻的父母尽量把老人接到家里来照看孩子,在家里时,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不要把工作上的事或情绪带到家里,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对于爸爸妈妈来说非常重要,会有一个正面的自我评价。   梁女士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是一种权利和机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要珍惜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而对于确实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年轻父母,也要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保持与孩子的感情连接,绝对不能“只生不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