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3次申请注册都未成功,没有“身份”常遇尴尬
济宁“暖心联合会”寒心解散
  •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解散前,“暖心”的志愿者在帮济宁启音聋哑康复学校的孩子们搬家。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济宁7月16日讯(记者 黄广华 韩伟杰) 一直活跃在济宁的民间公益组织“暖心公益联合会”日前突然发布公告,宣布解散。该组织负责人称,解散主要是因为一直无法完成注册,没有“合法身份”,开展工作比较难,解散后将会筹备注册重组。
  7月14日,孙小寅照例来到济宁启音聋哑康复学校,看望这里的孩子。看着这些孩子们,孙小寅心中五味杂陈,因为此前到来时,孙小寅的身份还是“济宁暖心公益联合会”的一名爱心义工,而当天,孙小寅说她只代表她个人,因为“暖心”不存在了。
  6月9日,在陪伴聋哑儿童去日照看海之后两个星期,济宁暖心公益联合会负责人刘健在当晚9点通过QQ向全国各地义工组织群发布公告:为了组织长远发展,经本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商定,现决定组织解散重组。即日起,暖心公益联合会完全解散。
  作为在济宁市相当活跃的民间公益组织,暖心公益联合会突然宣布解散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据了解,济宁暖心公益联合会的前身是2007年由刘健申请发起的圣诺亚爱心公益济宁分站。之后,该协会几经易名,最终于2010年4月2日确定为“济宁暖心公益联合会”。
  “我们现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没有‘合法的身份’,不能募集资金;而且现在人员混杂,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上有很多问题。”暖心公益联合会骨干成员王国标告诉记者。暖心公益此前有4个QQ群,群成员人数有350多人,但能够坚持参加活动的也就20-30人。”而且,随着“暖心”的名气越来越大,个人“暖心”义工甚至一些非“暖心”义工,开始打着“暖心”的旗号去搞一些非法活动。
  发起人刘健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曾经3次正式向济宁民政部门申请注册,但一直没成功。“下一步就是筹备注册,人员也要重新审批整合,解散也是为了以后的长远发展。”刘健说,重组后“暖心”将挂靠共青团济宁市委的志愿者协会里,注册成功后的“暖心公益”将成为一种“正式的存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