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少老师暑假办班忙挣钱
这些辅导班大都隐藏在一些店铺里
  •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一些学生等在超市外,他们不是去购物,而是去藏在这里面的辅导班上课。  本报见习记者 刘帅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帅
  读者96706热线报料:济南商河县龙桑寺镇中小学有的在校教师违反教育部门规定,利用暑假私自开设有偿辅导班,或是参与有偿辅导班课程教学。
  不少辅导班
有在职教师参与

  12日,记者来到龙桑寺镇常庄商业街发现,在长约1000米的街上,竟然有4家辅导班。据村民赵强(化名)介绍,“位于镇中心小学对面的辅导班是社会力量开设的,辅导初中生,其他的均和‘公家’有些关系。”  
  村民李伟(化名)告诉记者,位于龙桑寺镇教委西侧200米和镇中心小学西侧100米处的辅导班,有学校老师和镇教委工作人员参与。
  记者采访中发现,龙桑寺镇在校教师办辅导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许多家有学生的村民对此都有所知晓。记者粗略统计,在龙桑寺商业街辅导班不下3家,常庄商业街有辅导班4家,史家庙村有1家,加上其他一些地方,总计有十余家辅导班,“其中在校教师或镇教委工作人员开设的不下4家”是几个村民比较一致的看法。
  13日上午,记者就此拨通了龙桑寺镇教委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话,“学生都放假了,我也不在办公室,不清楚。”对方很快挂断了电话。   
学生自带桌椅
借店铺上课

  “大多辅导班都是7月5日开设的,基本上所有的辅导班收费都是每位学生150元左右,授课25天,一个辅导班在30人以上,每家辅导班由一位或者两位老师授课,有的一家开设两个辅导班。老师什么都教,比如在校教英语的,他也教授语文、数学。”李伟告诉记者,上课的老师一个暑期可赚取四五千元。    
  赵强告诉记者,位于镇教委旁边的辅导班为史家庙小学一名因超生而离职的教师和中心小学一名六年级教师开办的,“离职教师是有资格办辅导班的,如果上级部门来查,这名在校教师可以很好地避过检查。”
  13日下午,在龙桑寺商业街南段,记者从一名正要去辅导班上课的学生口里了解到,他的老师为龙桑寺中学一位在校教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辅导班在商业街的店铺里上课,“都是学生自带桌椅,有的教室连黑板都没有,光线也十分暗。学生上辅导课多数时间为自习、做题,老师解答。”李伟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到,在下午2点半上课前,辅导班所在店铺卷帘门大多半卷在空中,露出“文具”、“超市”等字样,但等到上课后,卷帘门则会被拉下。“但能看出那家店铺正有学生上辅导班。门外有一排排自行车的,均是辅导班,拉下卷帘门可能怕上级部门检查。”李伟告诉记者。    
教委负责人称
对此不知晓

  “我们鼓励给孩子宽松的教育环境,但现在大家搞应试教育,有些家长碍于教师情面或者希望孩子能提高成绩,就让孩子去报辅导班。我孩子没人陪他玩了,就只能报班。”李伟告诉记者。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禁公办中小学举办或与校外机构合作举办有偿补习班,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这里的做法显然是有悖这一规定的。
  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龙桑寺镇教委李主任,他告诉记者,自学生放假后他没有前往镇教委,所以对周边辅导班盛行的情况和教育人员参与开设辅导班的情况并不知晓。“如果有在校教师办辅导班,我们一定会责令其停止办班。近期我们将会对辅导班老师是否为在校教师组织检查。”  

应试教育促生暑期辅导班乱象 本报记者 吴金彪
  暑期来临,培训辅导市场又开始变得火热。一些公办院校的老师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在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之下,顶风而上参与其中。一纸禁令不能阻挡公立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步伐”,是什么让暑期辅导有禁不止、高烧不退?
利益诱惑让不少老师难抵
  “这两年开辅导班的太多了!”近日,章丘高官寨镇一家社会办辅导班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前些年镇上开辅导班的还不多,这两年可能看到能赚钱,很多人都“进来了”,“有市场需求,挡也挡不住”。 
  记者从济南一家培训机构了解到,暑期学生课程辅导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这个“大蛋糕”也促生了许多新的辅导班,这些辅导班为了抢生源,找在职老师来授课。对于辅导老师来说,暑期培训同样具有诱惑性,不少辅导老师一天收入三四百元,因此一些在职的老师禁不住诱惑参与其中。据一位中学老师介绍,公办学校老师参加社会辅导班授课,一般一个暑假下来能挣五六千元,如果自己办班,则能赚到三五万元,所以不少老师难抵诱惑。
应试教育致辅导班泛滥
  “这么多培训班,肯定不是正常现象。市场需求是表象,根在应试教育。”山东大学教育专家刘志业说,对于从事了一个学期脑力劳动的学生来说,暑假本应是放松、培养其他兴趣的时段,却被社会和家长“绑架”,成为又一个“学期”。刘志业表示,社会上以提高成绩、考试培训等为目的的多数暑期培训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后果之一。教育部门虽然能对公办学校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市场上培训机构的泛滥却无能为力,因此现阶段除了加强对此类辅导机构的监管,更重要的是改变长期以来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