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为何冒着生命危险走捷径
不走铁路桥,就要绕行70公里
  • 2012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连日的大雨过后,迷雾河水流湍急浑浊,便道的断裂处清晰可见。
文/片 见习记者 娄士强
  8月3日,大秦铁路抚宁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些村民越过铁路护网进入铁路,被停车不及的列车撞上,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那么村民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铁路?4日上午,有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违规借道铁路桥,他们外出打工就要绕行70多公里。
  要外出几乎“无路可走”
  台营是秦皇岛市抚宁县北部的一个小镇,省道363从这个小镇中心穿过,是连接外面世界的通道。小镇向东有一条南北向的河,河上的桥成了国道的重要组成。这座桥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被市政府确定为危桥,计划拆除后建立新桥。改造开始于2012年5月,为了保证国道畅通,施工人员在河面上铺起来一条便道,就是这条便道,为日后的事故埋下伏笔。
  张才(化名)是台营镇台营一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最近几年,秦皇岛市的绿化工作全面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这份工作被村民称为“栽花”,每天有50元的收入,张才的妻子接受了这份工作。
  2012年5月,距离汛期还有一个月左右,镇东边河道上的危桥开始接受改造。省道363上旧桥已拆而新桥未立,施工人员在河道中修建的便道成了唯一的通途。7月27日便道冲毁了,施工人员对便道进行了修复,但在此后不久,便道在新的雨水冲击下,于8月1日再次被冲毁。
  这样一来,从市区开来的车只能开到河的东岸,想去“栽花”的村民望河兴叹,如果顺国道向西,要走70多公里的路,而西边的一座桥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因为同样的遭遇无法通行了。
几个如果……
  早在7月27日便道首次冲毁后,村民们就开始借道铁路桥了。爬上十几米高的桥堤,翻过一米多的护栏,还要跟飞驰的火车共行1000多米惊心动魄的路程。通过铁路桥后,开往市区的车就已经在河东的道路上等待了。
  8月2日凌晨,张才的妻子和伙伴们再次踏上这条“路”,从事故现场散落的方便面和饭盒来看,他们对美好的一天做了充分准备。然而,当一行十几人即将走完1000多米的铁路桥时,悲剧发生了。伤者刘女士回忆说,当时距离桥东还有200米左右,一列火车自西向东从背后开来,大家急忙躲到另一侧的铁轨上。就在身边呼啸声的掩映下,另一列火车从雾中迎面驶来,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最终造成9死4伤的惨剧。
  张才至今还很难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用一连串的疑问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如果有路,会有人冒险去爬铁路吗?如果便道修得合格,会被冲垮两次吗?如果铁路管理部门负点责,人还能上去吗?如果要改造危桥,为什么过了年不弄,非要快到汛期才开始呢?”
铁路管理者:
借道的人拦不住

  在迷雾铁路大桥的两端,各有一个看管铁路的值班室,每个值班室有两名保安。在村民眼中,他们就是铁路的管理者。
  在铁路桥东端的值班室里,记者见到了已经70多岁的保安刘大爷,他本人就是台营镇巨各庄的。
  在这里工作,刘大爷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块钱,他深知农民打工挣钱的不易,“栽花”拿到的50元不是个小数目,赶去市区干活还要起早贪黑。一开始有“栽花”的村民借道铁路桥的时候,刘大爷和同事阻止过,两方甚至有过肢体上的冲突,“我们这边才两个人,他们十几二十个,拦也拦不住啊!”
  在刘大爷看来,拦不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要想出去工作,确实只有这一个办法,借道铁路桥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事故发生了,刘大爷已经听说有人把责任归到自己头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