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了8个月,度过“恐怖7分钟”,“好奇”号着陆火星开始寻找生命之旅
“好奇”来了,火星人你在哪
  •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好奇”号降落在盖尔陨坑内。 新华社发
  “好奇”号传回的图像。 新华社发
  降落示意图。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 对于月球,人类已相对熟悉,但对于距离我们更加遥远、相对陌生的火星,人类的好奇心又有了一次寄托——美国东部时间6日凌晨1点31分,重达1吨、汽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到红色星球,将开启为期一个火星年的探测之旅,为人类首次登陆火星开辟道路。
  美国航天局(NASA)6日宣布,“好奇”号顺利度过“恐怖7分钟”,成功降落到火星上的“盖尔”陨石坑内。此前的研究显示,这一地区可能富含水及碳化合物。
  从“好奇”号抵达火星大气层顶部那一刻开始,直到降落到火星表面为止,耗时7分钟,时速由2万公里骤然降至零,其间无法和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因此这个过程被称为“恐怖7分钟”。
  此前所有成功接触到火星大气层的11次火星任务中,有5次在进入大气层、下降和着陆阶段出现故障而失败。
  数分钟后,“好奇”号向地球传回了其在火山口内拍摄的第一张黑白照片。受光线的影响,照片上显示的是火星车的轮子及其阴影。“好奇”号由此开始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任务,其主要任务是查明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携带10种“科学武器”的“好奇”号相当于一个标准的野外地质学家,其能力足以令此前的任何火星着陆器相形见绌。以核燃料钚提供动力的“好奇”号在火星表面的连续行驶能力和机动能力都更强。
  在“好奇”号之前,所有火星着陆器都没有安装可提取岩石内部样本的工具,“好奇”号一改这种状况——它可以利用机械臂末端的钻头钻入岩石内部取样。此外,“好奇”号的任务也更复杂,它将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丰度,评估火星表面的辐射环境及其对未来登陆火星宇航员的危害,探索火星是否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寻找行星变化的线索。
  采用核燃料的“好奇”号耗资25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先进,同时也是最大的一个火星探测器。它去年11月26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经历8个多月,飞行了3.52亿英里。
“好奇”号是载人火星计划的垫脚石 20年后宇航员 将飞抵火星轨道
  美国航天局“好奇”号项目飞行主管托斯滕·左恩表示,对于全人类来说,“好奇”号登陆火星意义重大,它将帮助人类拓展登月之后登陆另一星球的能力,是未来载人火星计划的垫脚石。
  根据奥巴马政府公布的新太空战略,美国将以火星为太空探索的新目的地。美国航天局计划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把宇航员运送至火星轨道。航天科普专家庞之浩认为,“好奇”号承担的重任是为以后载人探测做准备。
  在1964年,美国就开始了火星探测,当时的“水手3号”升空后就和地面失去了联系。之后“水手4号”飞近火星,在距离火星1万公里之外拍摄了照片。这一次将近50年以后,“好奇”号再次登录火星拍摄照片。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探秘火星那种孜孜不倦的努力。
  之所以探火星,一个是火星跟地球很相像,气候相近、有大气存在、引力也比较大、温度也不是差距很大。所以人们通过探火星,探究到底有没有生命,几十亿年前是不是跟地球相像。如果是这样,人们要防止几十亿年以后地球变成火星现在这种不适合居住的样子。另外,可能考虑到移民的问题,如果地球的人口太多,能够把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改造成人类第二个家园,以后人口如果达到100亿以上,就可以考虑把一部分人移民到火星上去。
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创新和商业结合产生“好奇”号 解决方案 有的来自农业公司
  在长达9年,高达25亿美元的投资中,“好奇”号火星登陆项目其实是美国创意产业和商业力量的结合。
  “好奇”号的登陆模拟团队同迪斯尼动画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使得3D登陆模拟更加精确。其他的一些系统解决方案有来自石油公司的,深海钻探公司的,甚至是农业公司的技术。
  这一浩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NASA的管理者自有其一套创新和商业逻辑。
允许奇思妙想
  一个典型的项目想法,可能是起源于一张餐巾纸上的草图,然后变成3D模拟模型,然后再变成生产模型。
  这一项目进行过程中,研发人员充满了敏锐的直觉和想象力。有时候,他们会去想象在太空中移动登陆器的各个部件,构建想法。
  在项目的最开始阶段,没有批评想法的习惯。研发人员,凭空想出任何点子,其他人员不是去评价这个点子有多么的疯狂甚至是批评,而是去思考如何去改进这个点子。
宽容没有伤害的小事
  就像好的想法经常来源于之前的错误和过去的经验一样,项目的研发人员更倾向于从过去的草案中起步,而不是从头开始。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每个人之间都能保持一种坦诚的沟通,并且能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火星登陆项目从现实商业项目中学到很多经验,当研发人员发现某一部分的问题已经有现成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他们要做的不是重复发明轮子,而是直接拿来用。
  在“好奇”号项目的软件中,一位工程师曾经在软件代码中添加了一段关于其过世父亲的代码。这些没有伤害的事情被允许,从而使得研发者对该项目充满了感情。           (宗合)

□相关新闻 “好奇”号重要性 堪比哈勃望远镜
  美国航天局火星探测项目主任道格·麦奎斯申认为,“好奇”号是航天局“极为重要的旗舰项目……重要性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相当”。
  “好奇”号不仅将凭借其突破性的能力更好地充当耳目,帮助人类寻找解开疑问的线索,而且它还肩负着为人类立足火星充当垫脚石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看,且不必列举“好奇”号所携带的科考能力强大的“十种武器”,也不必说其百倍于此前火星登陆器的行程能力,单是利用“天空起重机”的助降技术,在短短7分钟内,成功地将这个900公斤“大个子”的时速从2万公里骤降至零,这已经彰显了人类宇宙探索技术的重大进步,并以其安全性,标志着未来开拓天疆之旅迈出了重要一步。要知道,此前人类发射的火星着陆器半数以上以失败告终。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航天器墓地”葬送 60%火星探测器 中国也曾遭遇重创
  1962年11月,前苏联发射“火星1号”探测器,人类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此后,前苏联、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总共向火星发射了约40颗探测器。可是,其中有超过60%以失败告终。也正因如此,火星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2011年11月9日,搭载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升空。然而,在同运载火箭分离后,该探测器因其主发动机未能启动而无法实现变轨,随后仍滞留在近地轨道。虽然该项目并未成功,但也是中国与太空探索大国进行火星探测的重大一步。
     据新华社、中新社
15岁华裔女孩 命名“好奇”号
  “好奇”号是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的着陆器,美国航天局2008年为其举行征名活动,最终来自堪萨斯州的一名6年级学生、15岁华裔女孩马天琪提出的“好奇”号被选中。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