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观王石,不如思考婚姻是什么
  • 2012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公众在这场地产大亨的“家务事”中终究只不过是围观者而已。但当这场事件逐渐退烧时,给公众留下的,绝不应该仅止于“不相信爱情”那么简单。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再相信爱情?什么是婚姻中亘古不变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问的。

  □本报评论员 王昱

  王石婚变的事沸沸扬扬地闹了好几天,另一位地产大亨潘石屹起初还在微博上出言调侃,昨日却被网爆私生女已经7岁了,后虽有任志强出面辟谣,不过事件本身倒又一次应验了“热闹看多了终成杯具”那句话。
  从小明星到大地产商,从王石到潘石屹,王石这场婚变,俨然有发展成一场全民狂欢的趋势。“不相信爱情了”又一次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其实王石是地产商,不是传教士。他离个婚触动不了多少人的爱情观。使人们真正产生焦虑的,是这个事件令人联想到的中国婚恋结构的解体。婚姻还要不要以爱情为前提?还要不要以从一而终为追求的目标?抛开这个事件本身的花边与八卦,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
  曾几何时,信奉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婚姻是举世公认的超稳定结构,然而,据民政部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当年一季度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平均每天解体家庭5000对。截止到2011年,中国离婚率已连续递增7年,“中国式离婚”已经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爱情”还值不值得相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心里发毛的问题。
  中国人所以会对婚姻和爱情丧失信心,和中国近些年来的社会环境脱不开关系。一方面,这些年来的社会变化算得上是沧海桑田,不少人在这种变化中别说爱情,连自我的定位都迷失了。婚姻的解体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在告别配偶,毋宁说是在告别过去的自己。而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差距的加大,也让不少人觉得,与其靠自己努力,不如直接与财富和权力联姻来得更简便些,这就是“嫁得好,少奋斗十年”这一口号的内在逻辑。有卖自然有买,广州近日爆出“亿万富豪十城求偶秀”,在富商们开列的条件中,从相貌、学历到“女性的纯洁之身”一应俱全,唯独没有感情在场。婚姻到了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是有没有爱情的问题了,而是有没有廉耻可言的问题。
  婚姻是什么,无非是感情、忠贞和责任。当你把这些东西一一细化的时候,你发现它们其实都是爱情的衍生品。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其实,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注定不会幸福,基于感情的婚姻自由是我们社会应当守护的底线。对于那些选择“娶了权力”、“嫁给金钱”的人来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确是他们的选择,但要搞清楚,哭毕竟是哭,笑毕竟是笑。
  王石婚变,原因究竟如何,是当事人的隐私,与公众无关,作出什么决定,是当事人的权利,我们更应充分尊重。公众在这场地产大亨的“家务事”中终究只不过是围观者而已。但当这场事件逐渐退烧时,给公众留下的,绝不应该仅止于“不相信爱情”那么简单。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再相信爱情?什么是婚姻中亘古不变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问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