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表彰特殊英才 助推市中转型
市中表彰4个类别的86名转型英才
  • 2013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3日,记者从市中区首届转型英才命名表彰大会上获悉,为加强人才工作,涵盖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和农村实用4个类别的86名“市中转型英才”受到表彰,为推动市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城市转型中 人才短缺矛盾突出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市中区将煤炭、水泥、纺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档。中泰、中翔两家煤炭集团,一边寻找接续资源,一边发展非煤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市中区纺织服装产品已发展到上百个系列,三千多个品种。目前,全区形成了以煤电、建材、纺织、橡胶产业为支柱,机械电子、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化工、包装彩印等新兴产业为依托的工业体系。
  但在发展中,转型中的市中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市中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万人计划”的领军人才仍没有突破,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首席技师、省级乡村之星也仅有5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而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更少;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人才集中,但是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人才成长平台亟待完善,市中区拥有的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仅4个,在全市排在中下游,现有研发平台建设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对于智力投入、人才开发和人才引进方面仍未获得重视。
实施转型英才计划,建设人才队伍
  据介绍,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创新力强的人才队伍,自2012年起实施了“市中转型英才5213计划”,通过公开评选、重点引进、大力扶持、激励创新等措施,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培养出20名在市中区优势产业中,具有领航能力的“转型功勋”,100名急需专业做出较大贡献的“转型先锋”,300名在经济、科技一线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转型标兵”。评选每年举行一届,每届评选转型功勋5名、先锋25名、标兵75名,届期内每人每年分别发放津贴1万元、8000元、5000元。2016年将对贡献卓越的“市中转型英才”,颁发“市中转型勋章”和每人5万元、2万元、1万元奖金,并享受区级劳动模范待遇。
  记者了解到,在转型中,同时,根据项目建设需求,抽调人才到基层一线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去年共选派专业技术人才50多人服务市南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和BRT建设等重点工程。除此之外,市中区还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链接 预计25年内 完成城市转型
  枣庄因煤而兴市,素有鲁南煤城之称,是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煤矿资源逐步走向衰竭,城市转型的问题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枣庄市经济转型的理论调研工作起始于1998年,五年后被确立为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实施。其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能源、建材、煤化工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和加工制造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为支撑,坚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推进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与发挥资源优势结合,促进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由资源型产业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使枣庄逐步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存,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把枣庄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能源、建材、煤化工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最适宜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整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在25年内完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