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注
山东新闻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报料
评论
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过节不送礼”成为风气
2014年01月2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分享到:
【PDF版】
节日新风的形成,不光是公职人员的事,更需要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形成合力,为树立节日新风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之计。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在一些人看来,春节临近就意味着拉关系、走后门的时机到了,送钱、送礼、宴请等列入日程。既要费尽心机考虑送什么,表达好“心意”换取回报;又要挖空心思计划怎么送,帮助收礼者“瞒天过海”。一些商家也看准禁令之下的商机,公开叫卖各类“隐形礼品”。
在中央“八项规定”之下,公款送礼等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不过,节日新风的形成,不光是公职人员的事,更需要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到了春节这个关键时刻,那些困在送礼陋习中的人,也该思考一下自己能做些什么。是继续做坏风气的助推者,还是顺应大势,为营造节日新风贡献一分力量。
送钱送礼或许可以换来一时的“成功”,但送礼之风的盛行,最终会破坏社会公平。公职人员以“礼”换前程,肯定得想办法从“旁门左道”捞回“成本”,挑战的是法律的底线;企业给监管者表示“意思”,依靠礼品换来的“优待”维持生存,扰乱的是市场环境,最终也会给自身发展带来麻烦。送礼之风助长了受礼者的“胃口”,正常的竞争秩序被礼品、礼金的比拼所取代,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比拼”中永远做赢家。社会风气的恶化、潜规则的盛行,给每个人都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对谁都没有好处。
更何况,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违法违规送礼者,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过去的一年已经成为明证,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都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从中央的多次表态来看,反腐工作今后会力度更大,绝不容许漏网之鱼的存在。那些心存侥幸、蠢蠢欲动的送礼者,也应当从刘志军“羽翼”下的丁书苗、给倪发科送玉石的吉立昌等人身上,吸取点教训。向公职人员送钱送礼,其实也是给对方送麻烦,给自己找麻烦。
相比送礼者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送礼之风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或许有人会说有,送礼送钱费心费力,自己也是被迫的。殊不知,正是把过节等同于送礼的习惯性思维以及一些人的“随波逐流”,助长了“有礼才能走遍天下”的坏风气,也惯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胃口”。而商家从中寻找商机,大肆宣传兜售“隐形礼品”,更是给一些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创造了条件。没有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滋生送礼之风的土壤就得不到铲除,单靠党纪国法的约束以及公职人员的自律,树新风的效果恐怕也很难持续。
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的努力,中央连续出台多条有关严禁节日送礼的规定,同样也是在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为良好氛围的形成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形成合力,为树立节日新风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之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A01版:重点
第A02版:评论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重点
第A05版:重点
第A06版:壹读
第A07版:壹读
第A08版:壹读
第A09版:身边
第A10版:身边·日子
第A12版:财经
第A15版:娱体
第A16版:娱体·文化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娱体·运动
第A19版:天下
第A20版:天下
第B01版:玩周刊
第B02版:玩周刊
第B03版:玩周刊
第B04版:玩周刊
第C01版:今日济南
第C02版:今日济南·抢眼
第C03版:今日济南·乐活
第C04版:今日济南·都会
第C07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第C08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