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各地网吧大都是惨淡经营,全省每年500多家关门
2014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日下午,在莱芜一家80余座的网吧里面,只有7个客人。 本报记者 张文娟 摄
  21日上午,烟台一网吧上座率不足三成。   本报记者 王伟平 摄
   开栏的话
  新闻每天发生,角度各有不同。你所在的城市发生的一件事,其他市可能情况类似,也有可能截然不同。而对于我们的信息需求来说,管中窥豹总觉得心有不甘,极目四望才觉畅快淋漓。即日起,本报推出“新闻联连看”栏目,针对和我们关系密切的热点事件,全省17市记者联合采访,为你奉上全面,直观、实用、解渴的报道。
  网吧见证了中国网络的发展。在新世纪之初,网吧风靡全国,狭小黑暗的房间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都是人等机器,网吧就是一棵摇钱树。
  而如今,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孩童都会拿着智能手机打游戏、刷微博、聊微信,网吧再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变得门可罗雀惨淡经营,关门的越来越多。
  据了解,我省有网吧1.16万家,每年关门的就有500多家,其他很多也举步维艰,当年的“摇钱树”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上座>> 原来90台电脑得排队,如今30台也坐不满
  24日下午2点,在济南历下区司里街小区一处网吧,上座率不足三成,清一色都是在玩游戏的男生。“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免费无线网络随处都有,已经很少有人到网吧聊天、看电影、发邮件、查资料了。”网吧老板说,三年时间里,附近已有两家网吧倒闭,只有他勉强维持生意。
  2001年考上大学的何健告诉记者,他上大学的时候,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去网吧”。何健回忆说,那个时候同学约着去网吧,去晚了都没有位置,得取号排队。
  在泰安的老槐树居小区,一条街上有四五家网吧。记者晚上10点走访发现,网吧上座率都不足三成,其中一家30多台电脑只有3个顾客。这家网吧老板告诉记者,原来他的地下室都营业,有90多台电脑,来上网还得排队,现在30多台电脑,往往只几个熟人来上网。
  24日下午,记者在潍坊城区新华路一家网吧看到,网吧外墙上贴着一张招聘网管的大幅广告。网吧内差不多有100台电脑,近三分之二都闲着。“我是为玩游戏才来网吧,平时都在家里上网,或者用手机上网。”正在上网的王先生说。
  连日来,本报各地记者探访了全省百余家网吧,看到的情况大都如此。
成本>> 电费房租都在涨,上网费还是2元/小时
  泰安几位开了10年网吧的资深经营者告诉记者,2010年,泰安大部分网吧经营者为避免恶性竞争,把上网费定为2元1小时,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价格没变过,而他们的经营成本却一直在涨。
  其中用电是网吧主要成本之一,最近3年,平均电价从8毛多涨到现在的一块,而他们使用的商用电价的高峰时段也是上网高峰,这项成本增加近5成。岱宗大街上一家位置不错的网吧,房租从7万涨到10万。2000年前就经营网吧的李先生说,他早年300元就能雇来网管,现在1500元还没人干。
  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他的网吧平均一天约400元成本,这还不考虑机器折旧,现在这个成本越来越难达到了。
  “以前没有多少零花钱,两三块钱一小时就已经非常贵了,去网吧的钱都是从伙食费里省出来的。”身为“80后”的张成告诉记者,2000年上大学时,上不起网就两个人拼机上,现在一个小时两块钱,对大家来说,已算不上什么了,但大学生们却很少上了。

运营>> “摇钱树”变烫手山芋,仅一成网吧能赚钱
  22日,烟台福山区福海路凯迪网吧的经理李淑珍告诉记者,她是从1998年开始经营网吧的,2000年后,整个网吧行业普遍发展较好。很多网吧只有十多台电脑,随便租个房子就能吸引不少网民前来上网,被大家看作是“摇钱树”。
  李淑珍说,如今生意不好了,不赚钱,但网吧要想维持,还必须不断更新硬件软件。电脑每两年就得更新一次,即使这电脑曾是当时的最高配置。否则,上网的人就跑到其他配置好、环境不错的网吧去了。
  芝罘区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副队长黄元勋介绍,目前烟台市芝罘区网吧行业经营状态,乐观地说,可以用“三山六水一分田”来形容。就是说,芝罘区30%的网吧略有营收,60%的网吧处于收支平衡以及略有赔钱的状态,仅有10%的网吧经营很好。

转折>> 2009年以前日子好过,此后急转直下
  “2006年到2009年这几年上升,之后经营状况持续下降,感觉像过山车。”在济南、菏泽、滨州、莱芜……几乎所有的网吧经营者受访时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几位在高校附近开网吧的经营者对每次到来的假期都发愁:“寒假暑假就是我们的淡季,只能硬撑,规模小的网吧直接歇业的很常见。”
  26日,记者从省文化厅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据最近的统计数字,我省有网吧1.16万家,之所以仍保持如此一个较大数量,与我省流动人口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以及低收入群体有一定的关系。近些年,我省网吧数字下滑得比较厉害,平均每年减少约500家。据介绍,这个下滑速度放在全国兄弟省市来看,“还不算多的”。

 头条链接 
我国网吧 发展大事记
  1995年之前 
  国内网吧刚刚兴起,大多只有上网终端服务和有限的游戏娱乐服务,是人们获取网络资源的最好场所。一般每小时20元。
1995年至1998年 
  第一个发展高峰,用户群体开始增加,消费水平开始降低。
1998年至2000年 
  国内网吧的数量开始迅速膨胀,从而引起了大规模的行业内竞争,消费水平直线下降。
2000年至2002年 
  网络游戏在国内开始流行,网吧用户进一步扩展。
2002年
  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网吧行业开始重新洗牌。
2003年
  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
2007年
  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冰封”。 
2010年
  文化部发出通知,推进全国网吧实现连锁运营。
2011年
  文化部表示,维持原有总量布局规划不变,推进网吧连锁。严格执行不新批一个单体网吧政策。
2013年11月
  文化部等联合发出通知,单体网吧审批解禁。

  本版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乔显佳 王伟平 李珍梅 邢志彬 李涛 张文娟 陈静 王领娣 陈兰兰 凌文秀 李贺 陈晨 见习记者 戚云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