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进货量比去年少六成
市民环保意识增强,商家感叹烟花生意难做,不敢进货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春节前夕,济南市区鞭炮开卖。图为街头的一个鞭炮零售点(资料片)。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由济南市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15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产品展厅已经公布了近一周时间。1月28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烟花销售期临近,但当前多家批发企业还在观望中,不敢进货。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多家企业进货量锐减
  济南健智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福元已经干了几十年的烟花生意。该企业展厅位于历下区,而历下区被批准的烟花爆竹小批发商逐年减少。之前马福元每年都能进200多万元的货品。从2013年开始,随着团购之风不再以及市民环保安全意识的提高,马福元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据我了解,今年由各个办事处报到区里的小批发商仅有几户,而去年通过批准的有21户,再之前则有二三百户。”马福元介绍,去年他进了100多万元的货,基本上销完了。但根据近几年来历下区小批发商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避免压货,他今年只进了几十万的货,进货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左右。
  马福元称,烟花爆竹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批发利润本来就低,销量减少后,盈利空间小了很多。
  展厅位于槐荫区的济南市土产杂品总公司负责人孙先生也表示,今年的进货量有几百万元,比往年减少了上百万元。
  “现在市场不行了,烟花生意是‘夕阳红’了。”市中区一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负责人感叹道。目前这家企业还在观望之中,并没有开始大量进货。
  据一家展厅位于长清区的企业负责人赵先生介绍,当前已经进了一部分货,但不敢多进,还要等下周小批发商审批的结果。“长清区是城乡接合部,农村比较多,烟花爆竹相对比较好卖。去年小批发商有147个,批发出去六七百万的货,但看今年形势估计会下降。”
今年烟花更安全环保
  “卖了这么多年烟花爆竹,我感觉这类产品越来越规范了。”马福元说,现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根本进不来,从源头上就禁止生产了。2013年前还有2寸、3寸、4寸甚至更大的礼炮,现在最大的也只有1.2寸了。
  马福元介绍,今年产品种类并没有减少,但安全系数增加了,基本都是新产品,老产品在源头上就处理了。“咱济南人更喜欢大众化的,响度好一些、质量好、放出来颜色发红的鞭炮。这类产品我进得比较多。”
  赵先生也表示,从去年开始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就开始淘汰了,今年更加彻底,主要是无土型鞭炮和环保型烟花。这类产品口径小,烟花管子的粗细都严格依照国家标准。
  济南市安监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禁销区域:集贸市场、节日售货大棚、展览展销会、山(庙)会、超市、购物广场、各类批发市场、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学校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国道、省道两侧;禁止走街串巷和室外摆摊经营烟花爆竹。
  此外,按照通知,限放区内区外的临时零售许可证有效期均为33天,其中2月6日(农历腊月十八)至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二)为烟花爆竹购进期,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为烟花爆竹销售期,3月6日(正月十六)至3月10日(正月二十)为烟花爆竹回购期。购进期和回购期期间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销售活动。
专家点评: 烟花被边缘化 是必然趋势
  对于烟花爆竹市场的逐年冷淡,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博弈中被边缘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烟花爆竹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王忠武说,尤其是在当前雾霾严重的情况下,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污染、噪音及安全隐患与人们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追求相悖。这必然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与压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