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参与性,“孟子”多点亲切感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邹城市推出定制版成人礼(资料图)
  身着汉服,感觉就是不一样(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本报特约通讯员 顾梅

  1月17日,来自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和内地的近100家国学书院及旅行社相聚邹城,共论孟子修学游发展。从下午2点到晚上12点,除去简单晚餐,近9个小时的时间内专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交替进行,大家智慧的碰撞与经验的分享,让整个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一次高规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论坛,在专家、行家的支招下,孟子修学游未来走向正逐渐清晰。”邹城市旅游局副局长左新华话语中充满着喜悦。

游客感受到产品的趣味性
  “我2001年到过邹城,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想法,想从北京移居到邹鲁之地,终身为儒家打工。”冯哲是四海孔子书院的院长,他如此表述对邹城的印象。
  离圣人这么近,离儒学这么近,生活于邹鲁之地的人是幸福的,冯哲很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修学游方面显得有些稚嫩,这是邹城修学游留给不少与会的专家的印象。“从昨天来到孟子故里,我就感到从早到晚沐浴在邹鲁之风中。可在景区,我发现,我们的国学和旅游之间有差距。比如,我想买些东西带回家,可有特色的少,有钱花不出去。”河南中旅旅游集团总经理周建慧以自己从业20余年经验建议,游客在景区收获多少,感受多少,带回去多少,加起来才是一趟旅游的收获。
  “将孔孟精神注入到青少年心中,在旅游与孟子之间建立双向深度的联系,让儒学活化起来,开创出最具儒学内涵的新的研学方式。”冯哲说。
  河北风情旅行社总经理徐铁铮补充说:“不管是设计产品还是旅游名片,突出参与性特别重要。一定要让孟子文化产品亲切、亲近,让人感到有趣味。”
  都江堰文庙主任罗红梅对两孟景区导游所着汉服很感兴趣,她建议,如果让游客也换上汉服真实感受修学游产品,产品会更有吸引力。

城市孟子文化元素再多些
  “我昨天6点下车,半个小时到邹城,可这半个小时内,我没有听到任何介绍孟子故里的信息。旅游产品是不同产品的组合、整合,行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同程网副总编韩小祥直率地说出邹城在旅游方面存在的欠缺。
  “以前虽然知道,但了解不深入,所以宣传与传播很重要,这一点上要加强。”西安青旅总经理刘晓玲说。
  潍坊假日国旅总经理滕泽海以自己两天内在邹城的所见所闻提出产品宣传要从细节处手,“所有旅游涉及的环节都在融入到孟子及孟子文化的元素里,比如在电梯、房间、接待礼仪等方面,要有名言、书籍、儒礼充实体现。”
  香港康泰旅行社游学经理邓凤婵认为,孟子修学游可以当作主题式游学和暑期夏令营在香港进行宣传推广,“游学不仅是学知识文化,更多的是学习思维。教育界的配合和参与非常有必要,游学要有与学界沟通环节,这样会更有深度。”
  “希望在景区内都有韩文版的介绍牌,这对韩国修学旅游团的吸引力更大,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另外涉外酒店的餐厅、洗手间要收拾干净。”韩国国振旅行社理事赵基汉真诚地提出要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