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学生每年上10节食安课
岛城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2月将实施史上最严黑名单制度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过程中,岛城将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 吕璐 摄
     本报1月28日讯(记者 吕璐 实习生 孔清华) 28日,岛城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暨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动员大会。根据要求,今后青岛市小学每年将开设不少于10课时的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对社区、街道的社会宣传每个月不少于两次。2月,青岛市史上最严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将施行。
  28日,青岛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暨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动员大会,通报了创建工作方案,各区市政府代表现场签订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责任书》。青岛市食品安全协调督查处处长王悦能介绍,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考核评价细则共有66项,对监管部门执法、企业主体、应急管理、社会共建等方面提出要求,考核时间截至10月。目前,青岛市有52项工作已基本达标,如检验经费基本满足6.5份/千人检测样本量的经费需求。
  王悦能介绍,青岛市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的建设及提升监管体系和执法能力方面还有不足。目前,青岛市内食品药品监管人员都配置到位,但快检设备等执法装备还不齐全,这与各区市的财力有关。下一步,将大力推广流通领域的创新监管做法,包括市场保证金制度、黑名单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考核中还包括对社区、学校的食品安全普及等工作。“今年将联合青岛市教育局,在小学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程。”王悦能解释说,学校周边的小餐饮食杂店,虽然部分食品经过检测是达标的,但还需通过食品安全课,让孩子们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知道哪些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根据要求,今后青岛市小学每年将增加不少于10课时的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对社区、街道的社会宣传每个月不少于两次。
  与此同时,2月,青岛市食药局出台的史上最严黑名单制度也将施行,将对企业进行引导和惩戒,督促企业自律。届时,食药企业因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知法犯法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将被食药部门“拉黑”,情节严重的,相关责任人须依法退出该行业。
 相关链接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有三大目标
  据了解,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需要实现三大基本目标。
  首先,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城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近三年来,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其次,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财政保障机制,保障监管所需的人、财、物投入;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考核评价综合得分不低于90分,确保青岛市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评中名列前茅。
  最后,要实现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高。确保群众满意度达到72%,力争达到75%,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