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找回记忆中的年
民间手艺面临传承难,已有不少孩子主动学艺
2015年0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谭文佳 片/实习生 李洋
  “每到年根爷爷都要剪好多窗花,过年把这些窗花贴到窗户上别提有多美。”这是关丽小时候的回忆。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市面上的手工窗花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刻制的复制品。
  一提到剪纸内向的关丽有很多话要说,她介绍到,用于剪窗花的材料有很多,常见的有红纸、绒布,甚至还可印在瓷瓶上面。剪窗花对于关丽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只见她剪刀一挥,5分钟时间就剪出了4只羊。“剪纸是一门很随性的艺术,有时不用打草稿剪出来的图案却更生动。”关丽说。关丽告诉记者,今年她要创作一副剪纸连环画,一共20幅,讲述的是广为流传的孝妇颜文姜的故事。
  下一步,关丽打算成立自己的剪纸工作室,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现在从事手工剪窗花的艺人越来越少了,但剪窗花不仅可以拿来当作商品,还可以作为一项休闲娱乐。这是我认为剪窗花未来的发展方向。小孩学习剪窗花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老年人剪窗花同样可以锻炼肢体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愉悦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平日里,关丽在中学里当剪纸老师,还有不少朋友的孩子慕名来学习剪窗花。“每年上百个孩子跟着我学习剪窗花,孩子们学得很快,有时他们把作品拿回家家长们都会觉得很美,很不可思议。自己剪的窗花贴到自家窗户上别有一番滋味。”关丽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