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荣:
对待订户要秉持“四心”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45岁的姜荣是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奇山发行站的一名发行员。从五六年前建站起,姜荣就在奇山站送报纸了。作为奇山站的元老级发行员,姜荣感触很深。用她的话来说,建立“根据地”很难,巩固发行工作要多上心,还要多与订户沟通。
奇山站建立之初,冒着风雪去安报箱
  姜荣说,建立奇山发行站时,站上一共有8个人。在试送报纸的前三个月里,他们每天在奇山片区走街串巷,熟悉每个街道、单元和门牌号。
  为了更好地打开全新的市场领域,发行员先给居民试送报纸,送上几天后,发行员就去居民家回访,了解一下居民对报纸的看法,在爱上我们报纸的情况下自然就会订报。由于有的发行员对于片区并不熟,他们需要尽可能地知道片区领域的每一个具体位置。
  “起初发展一名订户还是很难的。”姜荣说,为了鼓励奇山小区居民订阅《齐鲁晚报》,她常常到每户居民家里拜访,甚至有的居民家还去过好几次。当时姜荣的一个亲戚订了《齐鲁晚报》,在邻居家传阅,慢慢地,好几个居民就一起订了报纸。
  在发行员们的努力下,奇山小区有不少居民都订了《齐鲁晚报》,每个发行员手里的订户多了起来。接下来,发行员每天除了送报纸就是给订户安上报箱。
  “那一年的雪出奇的大,摩托车、电动车都骑不了,雪都快到膝盖了,车轱辘能没过一半多。”姜荣对当年那场大雪记忆犹新,发行员4个人一组,轮流抬着一大袋铁报箱挨个上门安,“每次都带几十个报箱,冻得大家遇到扫过雪的路面就赶紧跑起来,热乎一会儿”。
  就这样,经过那几个月的努力,发行工作稳定下来,姜荣也尝到了付出之后的甜头——她有了自己的订户。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姜荣每天都上门给居民送报纸,尽可能把报纸递到每个居民手里。之后,姜荣又转到给报摊、报亭送报纸,每天骑着摩托车去印刷厂提报纸,然后送到几十个零售点,这一干又是好几年。
尽心满足订户需求,用心与订户沟通
  如今,每天姜荣把300多份报纸送到各个报摊、报亭等销售网点。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送到早上七八点,然后还要回访报摊,查缺补漏,了解销售情况……姜荣说,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必须要用心,也要有耐心。
  对于发行员来说,下雨或者下雪的日子是最糟糕的,他们风里雨里去送报,难免遇到报纸被淋湿的情况。“必须要给订户道歉,保证下次不会送被淋湿的报纸,甚至要给他们补一份,哪怕是第二天、第三天再补一份完好的。”姜荣这样说。
  “后来我们跟清洁工买了几个很大的那种新袋子,又结实又大,我把袋子剪成俩份,每到下雨天就用来装报纸。”姜荣说,她对付雨雪天也有了小技巧,为了以防下雨,她每天都会带塑料袋,送到报摊上的塑料袋,只要没有脏污,她经常还会要回来重复使用。
  当然,雨雪天送报纸还可能会出现送报晚点的情况,不过姜荣会提前给个别订户打电话,通知他们报纸可能会晚点,这样订户一般都能理解。姜荣还会跟订户沟通,按照订户要求的送报时间送报,尽量让每位订户都满意。
  “有的老人起得早,他要求6点之前必须送到家里,有的订户出门晚,会在家门口等一会报纸,有的订户对于送报时间无所谓,只要放报箱就行。”姜荣根据订户的需求,先给习惯早点读报的订户送报。
  现在给每个报摊、零售点送报也一样,姜荣每天送完报纸之后,根据每个零售点的销售情况,调度报纸的数量,卖得快的报摊就多补一些报纸,还要多回访摊主,与他们沟通销售情况和营销策略。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用心、操心和尽心,更要有耐心。”姜荣坦言,自己对于发行工作很执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