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银来:将皮影戏演到曹州牡丹园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耄耋老人李保光: 痴迷研究牡丹半个世纪
  本报记者 李德领        
  带着老花镜,一手持笔、一手翻阅书本,这是李保光先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今年83岁的他研究牡丹已过半个世纪,但对学术的痴迷并未减少,谈起牡丹与牡丹文化,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1956年,李保光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前夕,偶然读到了“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从此踏出了牡丹文化研究的第一步。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便常走访于牡丹园,收集与牡丹有关的资料。每逢周末、节假日,李保光便深入牡丹园等地方调查访问,一辆三轮车就成为他的交通工具。凭着坚强的毅力,李保光先后出版了《曹州牡丹史话》、《新编曹州牡丹谱》、《国花大典》和《牡丹人物志》等。这些牡丹专著,早已传入日本、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和伯克莱大学均有收藏。撰写了介绍菏泽牡丹的风光艺术电视片《花乡曲》、《菏泽牡丹》等,其中《花乡曲》已译制成英文版传入美国。其事迹已被美国《世界名人录》等200余部大型辞书和网络收录。
  “我爱牡丹,不是因为她的富贵娇嫩,而是‘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而是牡丹这种铮铮铁骨的反抗精神。”李保光说,退休后,除了继续深入研究牡丹文化、著书立说外,还利用诗词、书法对牡丹文化进行宣传。
  菏泽被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后,李保光却感到有些些许遗憾,“牡丹是城市名片,而菏泽还没有形成浓郁的牡丹文化氛围,不少菏泽人对于牡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太不应该。应该让牡丹的历史发展、诗词文化进入本地学生课堂;虽然牡丹花期有限,但可以把关于牡丹的诗词歌赋印在城市街道的文化墙上,让人们在赏花之余,更加深入了解菏泽牡丹,了解本地历史文化。”
  半个世纪致力于牡丹文化研究,为何对牡丹如此情有独钟呢?李保光的回答很简单:“热爱祖国就要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就要爱她的一草一木。只是想写出我对家乡的爱,我会一直写下去,直到写不动……”
大学生志愿者: 让游客记住菏泽的美
  本报记者 李德领
“现在讲解也不紧张了,胆子越来越大,讲得也越来越顺。”带团回来坐在椅子上休息的讲解员赵岩岩高兴地说,正在菏泽学院上大三的她是第一次担任讲解员,“在这里做志愿者可以练胆子,练口才,对我以后当老师真是非常棒的经历。”
  为了更好地给游客讲解,记者看到赵岩岩在纸上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不带团时则跟着有经验的讲解员进行沟通学习,没几天就有了自己的讲解方式,用一些小故事更能吸引游客注意力,比干巴巴的讲好多啦,这样很能减少游客不听你讲话的尴尬,让游客记住菏泽的美,记住牡丹的艳。”
  赵岩岩仅仅是曹州牡丹园内大学生讲解员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曹州牡丹园担任讲解员,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自己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业,不耽误功课的进行。同是菏泽学院学生的魏亚梅说,自己的专业笔记非常多,自己只能晚上回到宿舍进行笔记整理,虽然累,但“痛并快乐着”。

   本报记者 张建丽       
    11日,曹州牡丹园观花楼后的亭子里,曹县任家班的任银来带着十多岁的儿子上阵,免费给游客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皮影戏。“牡丹是菏泽的特色,很多人慕名而来观赏。在牡丹园内演出皮影戏,希望能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让古老的艺术流传下去。”任银来这样说。从16日开始,任家班还将接着在曹州牡丹园表演一段时间。
  据了解,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任银来告诉记者,大约从清朝乾隆年间,黄河泛滥,大水淹没了曹县常乐集乡任家庄,村里的百姓只得背井离乡,四处乞讨。村里任姓的第一代皮影艺人,就开始到山西学习皮影戏的表演,组织演唱人员,并游走于乡野之间。他们将自己的演出团体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对外称之为任家班。“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八代传人了。”46岁的任银来从部队复员回来后,他挑起了任家班这个担子,“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丢了太可惜,不领着班子就散了。”任银来说,“这么多年来,任家班成员收入微薄,很多人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幸亏近两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如今市里第四批非遗名单已经下来,曹县任家班的皮影戏就在其中。”
  任家班的皮影戏不仅有古老的物件,比如一些老皮影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而且还跟随时代进行了改进,除了一些常规的戏剧,还增加了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小片大约半个小时,短戏1个小时,更长的是连续剧也有几天的。”适应不同人群的爱好。
  “作为菏泽人,看过很多次牡丹,也唱过很多次牡丹。这样在牡丹中表演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任银来很激动,牡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历久弥新,他盼望皮影戏事业也能如牡丹一般得到社会的认可,市民的关注和喜爱学习。
七旬“牡丹傅翁”: 每年都要来菏泽画牡丹
  本报记者 李凤仪

  “今年还会去菏泽牡丹园,我喜欢那一片片的锦绣花团!”78岁的老人傅连友表示,自己曾于1975年被菏泽牡丹惊艳过一次,心里一直念念不忘,2009年之后每年都来,只要身体还可以,自己一直会再坚持来个八九次的。
  几乎在每年的4月份正值牡丹花开时,就会有一位七旬老人带着画画工具前来描绘牡丹的国色,支起画架,在宣纸上“记录”下牡丹姿态,构图、用笔、用墨、敷色,每一笔都毫不含糊,挺拔的绿叶和花苞在纸面上相映生辉。
  这位老人是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教授傅连友,18岁那年考入了鲁迅美术学院,潜心研究花卉写生技法,现已进入古稀之年仍不辍笔。从2009年之后每年都来一次菏泽画牡丹。
  “对菏泽的牡丹产生感情了,来菏泽是轻车熟路,菏泽花好人更好。”傅连友对记者说道, 自己1975年首次来到菏泽牡丹园,姹紫嫣红的大片牡丹深深震撼了他,1977年又来到菏泽牡丹园写生,流连忘返。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老人中断了来菏泽看牡丹,直到2009年在儿子陪同下又来一次,感觉变化很大。从那以后老人每年都来。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因对牡丹的深厚情感,傅连友多次来菏泽写生,积写生稿数百幅,熟悉的朋友们都戏称傅连友为“牡丹傅翁”。
  图为老人在聚精会神描绘牡丹。(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建丽
  60岁的田卷营是位残疾人,为了看到菏泽牡丹,他专门开车两天,行驶一千六百公里,从青海来到菏泽。
  “太美了!果真不虚此行!”在曹州牡丹园,田卷营拿着相机四处拍照,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他来自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出发那天,家乡还正下着大雪。从大雪冰封的冬天一下子过渡到阳光明媚的春天,田卷营和他的妻子笑称,一路的辛苦都不算什么。
  虽然远在青海,田卷营对菏泽牡丹的关注从未减少,并还专门查找过资料。他说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一个冬天他去北京时,曾经见过美丽的牡丹,花农说是从菏泽带过去的,还说菏泽的牡丹大批引种到欧洲等地方。“菏泽牡丹可以说是中国牡丹的发源地。”田卷营他更加热切地盼望有一天能到菏泽近距离地一睹牡丹芳容。
  田卷营今年正好60岁了,刚刚退休。经过一番准备,他和妻子两人开始了牡丹之行,一路南下。两人轮班开车,在两天以后终于达到了菏泽,看到了梦想已久的菏泽牡丹,“打算明年花期的时候再来,真是看不够啊!”

驱车一千六百公里 从青海来菏看牡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