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将变最美城市景观河
原来办大集的河道中游整治工程已显雏形,明年竣工
2016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本报通讯员 刘克清 王彬
  李村大集的旧址如今已经变成了工地,河道整治工程如火如荼。大集原旧货交易市场的位置上已经被挖开,以后这里将变景观河。李沧区建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工程避开了多雨季节,进入了紧张的施工期。明年,整治工程将竣工,这里将变成最美城市景观河。
  黑龙江路桥附近河段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李村河中游整治效果图。
李村河中游改造投资3.9亿
  18日,记者在李村大集原旧货交易市场看到,这里的地面已经被挖开,工人正在河道内紧张的施工,景观河改造雏形乍现。
  李村河是青岛五大水系之一,也是市区最大的水系。作为李沧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全长约17公里的李村河是市区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也是李沧区战略布局中四带之一——休闲产业带。李村河源于石门山南侧卧龙沟,流经毕家上流、姜家下河、王家下河、李村,沿线有金水河、侯家庄河、南庄河、张村河、大村河、郑州路河、水清沟河等支流汇入,穿过环湾大道向西汇入胶州湾。
  近年来,李村河存在防洪安全隐患,河道内乱搭乱建影响市容美观,水质污染严重且脏乱差反映集中,作为城市河道无水可观。同时,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因内涝、河流自然功能与河流文化记忆丧失等问题,河流与市民生活逐渐疏远,沿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极低,严重制约了区域发展。2014年,李沧区开展了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西起君峰路,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3公里,河道宽度约60—70米,邀请了7家设计院进行李村河中游整治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取两端全部滨水区,中游内部戏水区的城市景观河道方案,工程总投资约3.9亿元。
延续“海绵城市”理念 工程明年竣工
  本次李村河中游整治景观提升工程基于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续李村河上、下游新型生态河道的设计定位,因地制宜,以“水波再兴、水印绿廊、水韵雅市”为主题,通过市政水利工程、景观工程、桥梁工程、亮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的综合整治提升,建立生态安全格局,整合雨洪利用系统、生物栖息地系统和健康绿道系统,还原李村河中游的生态调蓄功能,将其建设成为以休闲、健身、绿色、生态为主导功能,兼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河休闲廊道。
  本着“治河先治污”的理念,李沧区先行开展了李村河中游沿线截污管线及污染点源治理施工,对河道内沿线商户及周边2公里范围内污染点源进行了排查,采取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污染源头治理。目前,截污工程已完成约95%,污染点源治理完成53处,君峰路-峰山路“水印绿廊”段工程已竣工,峰山路到黑龙江路段已全面开工,3#-7#坝主体竣工,护岸工程完成60%,清淤防渗工程完成65%,土建工程计划2016年底前竣工,整体工程计划2017年竣工。届时,李村河中游整治工程打造出的历史再现的滨水活力区、弘扬民俗文化的休闲文化区和经改造后走向新型商业空间的生态湿地区将向市民展现李沧区现代商贸区中心河道的新风采。
李村河上游已成市民最爱去处
  据了解,李村河上游整治早已完工。李村河上游主河道长7.3公里,流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流经17个社区。改造前的李村河上游周边为自然村庄聚集区,长期以来河道行洪腹地被周边居民开垦为菜地、田地,并随意向河中排放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造成河道堵塞不畅、淤积严重,不仅环境脏乱差,而且严重影响汛期的安全行洪。自2009年开始,李沧区对李村河自青银高速至世园大道段6.5公里的上游河道分三期进行综合整治。
  改造后的李村河生态景观和谐、文化特色鲜明,河道两侧规划有商业长廊,并设置有活动广场、健身场地、景观桥梁、亲水平台、自然溪流等内容,最大限度丰富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依托世博园,以商务办公、精品购物、特色餐饮等为主的休闲商业带已悄然崛起,正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时尚滨水商务产业带。
  李村河下游早在2013年初就开始整治,整治范围为君峰路至入海口长约5.6公里的河段整治。根据青岛市城乡建设委的通报,截至今年9月底,李村河下游已完成清淤、防洪、截污、挡潮闸、道路等工程,具备实施条件的区域绿化建设全部完工。针对部分区域项目实施问题与各区进行对接,明确建设意见。其中李沧区涉及拆迁区域已入户调查,其他项目正在进行收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