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太白湖新区雨后无积水的秘密
7座泵站全启每分钟排三泳池水
2017年07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泵站内共有12台水泵。
     进入雨季后,面对严峻的暴雨考验,道路积水也成为济宁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19日,记者在雨后探访太白湖新区时却惊奇地发现,这片老济宁人印象中的“低洼之地”,却奇迹般地在一次次暴雨侵袭后,难寻积水。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马云雪 通讯员 林通

一夜狂风暴雨后
太白湖新区不见积水

  19日中午,齐鲁晚报记者在济宁大道路旁见到环卫工伊大姐时,她正在清扫前一日大雨留下的树叶和垃圾。“雨这么大连一点积水都没有。”伊大姐感慨到,都说太白湖区是低洼地,可在这儿下再大的雨,都没见存下过积水。
  “前段时间虽说连续遇上几场大雨,但太白湖辖区内的各类设施运转正常,过硬的城市排水设施及高标准的防洪设施,让市民对太白湖区这片老济宁人印象中的“洼地”有了新的认识。
  说起防洪,新区从建设开始就参考近百年内最大降雨量设计防洪标准。根据各防护区的重要性选用不同的防洪标准,非农业人口在50~20万,相应防洪标准为100~50年一遇。太白湖生态新城2030年预测人口将达30万人,确定其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中将“引湖入城、筑城入湖”生态理念与提高防灾减灾应对能力相结合,是新区100年防洪标准的关键。
  “作为南四湖水系,西有梁济运河,东有洸府河,南临南四湖,即使下大暴雨也能自然分流,同时又可以储存水源。”据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工作人员介绍,新区排涝工程的实施,使雨水管渠重现期的标准达到1年一遇,排涝河道的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北湖生态新城属南四湖滨湖洼地,而老运河从北至南贯穿全城,在整个新城内的排涝位置至关重要,确定老运河的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泵站各启一台泵
轻松满足大雨后排水

  “昨晚的雨虽不小,但我们只启动了一台泵就解决了雨水排放的问题。”太白湖新区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新区共分为9个排水分区,设置9个泵站,现已建成7座泵站,2个正在建设中。
  3号雨水泵站是新区最大的水泵站,其负责的汇水排除的区域是太白湖新区荷花路以西、济宁大道以南、梁济运河以西、石佛路以北,里面有两个泵房共12台水泵。
  “泵站24小时值班,全天候观察水位线,只要看到大雨即将来袭,提前就会把蓄水池里的水排到河道里,确保大雨到来时蓄水池有足够的空间,即使路面有少量积水,估计是雨水太急,短时间内雨水进不来。”据3号泵站管理人员毛亚恒介绍,3号泵站还分两个泵房,一个低水低排,主要清理道路上的积水,另外一个高水高排,主要针对70公顷的北湖湾和新运河等人造河道。双重排水保障太白湖区高枕无忧。
  据悉,目前的已建成的7座泵站,如同时开启所有水泵,每秒可排水82.6m3,相当于每分钟可排放3座标准泳池的蓄水量。
  除了水泵站给力外,蓄排相结合更符合海绵城市的原则。目前太白湖新区共人工开挖建设了面积为70公顷的北湖湾和3.5公里的新运河及东西向景观河道,既减轻了瞬时暴雨对管网、泵站的冲击,又回灌补充了地下水。能像海绵一样吐纳雨水,又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和净化作用,缓解城市内涝,这才让北湖新区告别了“看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