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物理“遇冷”,重点不在学科冷热
2017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3”模式的核心并不在于某个具体的科目,而在于赋予学生选择权。物理“遇冷”确实与考生、家长的“算计”有关,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学科特点本身。
  以“3+3”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科技日报》最近调查了率先试点的浙沪两地,发现物理“遇冷”已成事实。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考虑到高考的重要地位,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遇冷”的现象,必然引发诸多关注。
  这里所说的“遇冷”,是一种相对状态。在“理想”状态下,考生要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门课中选择三门,那么,每门课被考生选中的几率都是50%。而出于对兴趣和能力的现实考量,这六门课在被选率上总会有个高低,因此,总会有一两门课程“遇冷”。只要具体的制度设计确实能够体现兴趣的重要性,在分数核算上能够保证公平,单一学科“遇冷”也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目前舆论最大的担忧,其实就在于物理被选中的比例。在2017年高考中,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只有8万人选考物理;而在上海,选择物理的考生也仅占30%。如果一门学科的发展,全凭人海战术,那么,比例过低确实很令人担忧。但问题是,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非如此,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那些在物理学领域领先的国家有庞大的“物理人口”。换个角度来看,在文理分科的旧模式之下,为了高考学习物理的学生确实比例很高,但对学科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吗?
  正是考虑到传统文理分科体制存在的弊端,从六门课中选考三门的“3+3”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并不在于某个具体的科目,而在于赋予学生选择权。物理“遇冷”确实与考生、家长的“算计”有关,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学科特点本身。换言之,物理课程的难度较大,而物理课与普通学生兴趣能力的匹配度本身就不高。不妨以社交平台上的流行话题做个对照,对人文历史的关注占据绝对优势,能跟“理科”挂上边的也多是科技新知。因此,如果在“3+3”模式下物理不“冷”,这恐怕才是反常的。
  上面所讲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从中也不难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公众关注物理“遇冷”并不是担忧物理学科的未来,而是有其他更关键的考量。梳理一下有关的言论可知,普通公众议论最多的,恰恰是单个学生在选择物理之后是否会在高考中吃亏,换言之,对高考公平性的忧虑才是核心议题。也正因如此,其实,人们讨论的重点,是强调全省排名而非卷面分数的“等级赋分”制度,“遇冷”的物理只是这场讨论的背景罢了。如果把物理换作其他学科,讨论仍然可以“顺利”地开展下去。
  从公共舆论的层面来看,对物理“遇冷”的讨论,并不“新鲜”。在一些省份试点大综合取代文理分科的阶段,以学科争论为表象的议论也曾有过。只要对优质高等教育的竞争依然这么激烈,类似的争论就不会停止,尽管它会以各种不同的“由头”引发出来。如果一定要对“3+3”模式加以评判或调整,也应当重点考量高考改革是否偏离了最初的目的,而非某一学科的冷与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