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刘桂成为青年编剧开良方:
写舞台剧,需行思坐想
2017年1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海源阁》由刘桂成编剧。
     “此前曾为高校带过多名编剧研究生,但以工作室的方式带年轻人还是第一次”,日前,签约“山东戏曲名家工作室”的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刘桂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按照计划,三年内他将带领两名青年编剧完成一系列戏曲创作。他说:“写舞台剧本是个炼狱,是行思坐想的活儿,我希望发现真正痴心于剧本创作的人才。”

  本报记者 黄体军     
  
唐诗宋词元曲
是戏曲编剧必读书

  此次加入刘桂成戏曲工作室的两位青年编剧,分别是34岁的省吕剧院演员兼编剧彭莉媛和35岁的省戏剧创作室编剧高志娟,此前两人在剧本创作上已小有成就,彭莉媛曾创作新编吕剧《双生花》等多个剧本,其中《双生花》入选2017年全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项目;高志娟曾独立或参与创作戏曲《蒲松龄》《兵道》等多部剧本,并荣获田汉戏剧奖、泰山文艺奖等。
  做戏曲编剧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素养?“做编剧技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浪漫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丰富的阅历;阅历包括两种,一是直接阅历,二是间接阅历,而间接阅历最重要的是读书。”刘桂成回忆说,因为父亲喜欢读书,家里有很多藏书,这让他很早就有幸读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唐诗宋词等,为他后来的剧本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尤其是对唐诗宋词,我上瘾到了几乎天天不离手的程度,写剧本时不知不觉就融化进了作品中。将唐诗、宋词、元曲无形无痕地糅进创作,这可能是我的剧本富于文学性的一大奥秘。很难想象,不把唐诗宋词烂熟于心,怎么能写好戏曲对白和唱词?所以,我把唐诗、宋词、元曲列为我指导的青年编剧的必读书。”
写舞台剧本
要把握好“两势”

  最近出版的《刘桂成获奖剧作集》三卷本,收录了其30余年来创作的12个剧种40多部戏曲剧本,凭着《路边店》《大明贤后》《春秋霸主》《补天》《瑞蚨祥》等剧本,刘桂成几乎囊括了包括文华编剧奖、曹禺剧本奖、田汉戏剧奖等国内所有编剧大奖,因演其量身定制剧本,山东有多位表演艺术家获得“梅花奖”等大奖。
  对于自己的剧本为何获得专家认可及市场欢迎,刘桂成告诉记者,“戏剧创作,不新不奇不值钱。”而为了做到“新”和“奇”,写剧本时他都努力把握好“两势”,一是剧势,这是剧本的骨头,要做到势如破竹,扣人心弦,必须构筑好剧本结构,矛盾冲突;二是情势,这是剧本的血肉,是人物间的关系,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另外还要在背景上做到两个“切入”,一是切入时局,即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心什么;二是切入时弊,即当前社会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至于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可以按鲁迅先生所言,写一个人,为了突出他的个性特点,他的衣服可以是北京人的,帽子可以是山东人的,鞋子可以是山西人的,即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工作室成立后,刘桂成计划先带领两位青年编剧共同创作两部戏曲,分别是以大运河水文化为题材的新编历史剧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新编现代戏曲。刘桂成表示,“写舞台剧本是个炼狱,是行思坐想的活儿,希望青年编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痴心于这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的行当。我会悉心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传授给年青一代编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