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委书记刘程华:
做好携河发展排头兵书写赶超发展新篇章
2018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打造全市“物流中心”。 潘延虎 摄
     2017年,是天桥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天桥区迎来省、市、区党代会的圆满举行,书写了天桥区全面加快赶超发展的新篇章,全区全面抢抓携河北跨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本报记者 王皇
通讯员 周亮

赶超发展势头起来了
经济总量增加

  齐鲁晚报:2017年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第一年,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年天桥区发展总体情况。
  刘程华:2017年,天桥区的发展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453”工作体系,确定了“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一”是奋斗目标,加快赶超发展;“二”是两岸齐飞,黄河南建成现代都市区,黄河北加速产城融合,实现南北交相辉映、共同繁荣;“三”是实施动能转换、凤栖天桥、企业培育“三大工程”;“四”是推进环境、交通、民生事业、社会治理“四项提升行动”。全区全面加快赶超发展的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
  2017年,天桥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加、速度加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1.03亿元,可比增长13.17%;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亿元,同比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3956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7亿元人民币。
  工业发展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电子商务强势崛起。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24.9:74.1。全区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机遇
两岸齐飞跨越崛起

  齐鲁晚报:黄河从天桥区经过,在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携河发展的机遇下,天桥区如何实现赶超发展?
  刘程华:2018年是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元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先行区建设,随着多规合一的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编制完成,“三桥一隧”建设全面启动,黄河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以中疏支撑北跨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和大项目的集中开工,这些重大举措将引爆黄河北这片沃土,对天桥跨越崛起、全面赶超具有决定性、支撑性、引领性、先导性作用,天桥全面加快赶超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区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聚焦、助力先行区。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在先行区规划,产业优先在先行区布局,新引进的项目优先在先行区安置,让先行区建设在天桥率先突破、率先引爆。
  在先行区建设元年的大背景下,加快赶超发展理应势头更强、标准更高、步子更快。
  我们将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带动实现两岸齐飞。黄河南聚焦棚改旧改。把棚改旧改(征收拆迁)作为黄河南岸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拆迁突破年”,加快推进拟实施开发、拆迁、策划的37个重点棚改旧改项目,聚焦拆迁、供地、开工任务,细化完善项目清单,每一个项目明确推进计划、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任务上墙、对表推进,明年争取完成拆迁170万平方米,供地3000亩。在黄河北,我们将聚焦“一园一湖”。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鹊山龙湖建设,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隆起高地。
加速黄河北产城融合
大力挖掘黄河文化

  齐鲁晚报:在黄河北,天桥区将如何推进“一园一湖”发展?
  刘程华:园区方面,我们将在项目推进、企业投产达效、加速产城融合上下功夫。
  项目推进上,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动摇,坚定不移实施签约、开工、建成“三个一批”,以项目大突破带动园区大发展。对在谈项目,盯紧盯死、全力靠上,尽快签约,同时集中力量接洽引进引爆型、旗舰型大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传化泉胜公路港产业集聚区、立邦新材料、融通智能科技园等确定实施的项目,抓紧完善相关手续,争取尽快供地、尽快开工建设,明年园区争取实现供地2000亩,至少开工建设200万—300万平方米厂房和载体。对鑫茂科技光纤预制棒一期、传化泉胜公路港二期、新工艺示范园二期、中德科技园一期等项目,加紧施工,确保明年完成建设任务。
  企业投产达效上,把更多精力用到促进企业投产、达产、产生效益上。对建邦胶体材料、天诺光电、银丰纳米等已投产的既有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对蓝奥生物、犀牛高分子等新建成企业,靠上帮助解决问题,缩短达产周期,尽快实现全面达产,推动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对全区经济和财政多做贡献。
  在加速产城融合上,紧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加快园区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北部生物质热电联产、裕兴路和华丰路东延、中南高科和传化泉胜公路港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园区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提高要素、人才、资源吸纳和集聚能力。
  “一湖”的鹊山龙湖建设要突出生态这个核心,与国家黄河公园规划建设充分对接,大力挖掘黄河文化、鹊山文化、鹊华烟雨、扁鹊墓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黄河中下游地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弘新奇世界美猴王主题公园建设要成规模、出形象。
推动城市更新
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齐鲁晚报:创建文明城市时,天桥区实现“零扣分”,为济南市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做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天桥区在推动城市更新上有哪些打算? 
  刘程华:2017年城市建设管理领域任务繁重,棚改旧改(征收拆迁)、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中央环保督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几场硬仗接踵而至、相互叠加,全区上下把推进城建领域重点工作,作为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的有力契机,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17年1月至11月,棚改旧改完成全年任务。全力推进北湖片区征迁工作,区级干部包挂村居,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工作组,取得重要突破,进入收尾阶段。全年拆除违法建设462万平方米、违法广告牌匾2735处,完成近600处建绿透绿任务。特别是对北外环高架桥下实施高标准绿化,打造了靓丽的景观廊道。取缔存在多年的马路市场(夜市);露天烧烤整治在全市专项考核中名列前茅。新建、规范45家社区生鲜便民店,解决了群众买菜难问题。
  今年,将深入推进“四项提升行动”,立足天桥资源优势,做好三方面工作让天桥更干净、更整洁、更有魅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绿透绿方面,结合拆违拆临实施绿化,建设一批“口袋”公园,高标准打造绿化节点,以二环西路高架桥、北园高架桥为重点实施立体绿化,对药山、标山实施山体绿化。
  环境整治方面,继续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坚持“路长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城成果,确保辖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高标准打造样板路,对路面、街景、牌匾、业态等全面更新,打造能在全市成为亮点、代表天桥形象的样板路。
  治霾攻坚方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重点做好新能源替代燃煤工作,落实企业分类处置机制,对重视环保的企业实施正向激励。加大扬尘、烟尘治理和建筑工地、渣土运输整治力度,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