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泗张镇向环境要效益,走出生态立镇之路
在青山绿水中刨出了“金疙瘩”
2018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泗张镇宋家沟村的写生基地内展出多幅写生作品。
  泗张镇石门村的大葱长势正旺。
     文/图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朱熔均

  群山环绕中的泗张镇位于泗水县东南部,总面积21万亩,人口5万。走进盛夏时节的泗张,山峦叠张的美景,清新怡人的空气,善良淳朴的民风,让人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恬静和放松。近年来,泗张镇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战略,向环境要效益,全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种植、林果采摘、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不仅保护好了绿水青山,更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乡村振兴之路。

  “空壳村”摘穷帽
人均收入超1.5万

  5日下午,一辆货车开到了泗张镇石门村村民陈涛的家门口。一番紧张的忙碌后,6000余斤新鲜的土豆装车完毕,50岁的陈涛手中捏着5000元现金,脸上乐开了花。“今年种了5亩土豆,今天卖掉的是最后一批,因为咱村土豆口感、品相好,收购商都是主动来村里收货。”陈涛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5亩土豆,纯收入近3万元。“另外5亩地种的黄姜,以现在的市场价估算,纯收入能有7万块左右。”陈涛笑着告诉记者,再加上种植大葱的收入,他一年的收入有15万元。
  如今的石门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内537户村民几乎家家搞黄姜、大葱、土豆种植,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两万元。但是,以前的石门村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薄,村里穷得叮当响,村民花钱甚至要靠救济,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
  “想摘掉‘穷帽子’必须要从改变自己开始。”石门村党支部书记陈安柱带领村两委班子确立了以修路、治水、改土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黄姜、大葱、土豆生产,依靠高效农业强村富民的路子。2002年以来,石门村新修连村路、生产路6条,长1.3万米,实现了路路相连、户户相通,彻底改变了群众发展生产行路、行车难的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为解决兴修水利资金缺乏的困难,石门村先后筹资230多万元,建设水坝2座,截浅7座,打深井5眼,铺设地下管道2.2万米,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而且实现了全村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
  为引导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石门村先后组织村民到淄博市等地参观学习黄姜、大葱、土豆种植经验,并定期聘请农业专家来村举办培训班,帮助群众掌握种植技术。村里还先后成立了黄姜、大葱、土豆良种供应服务组,帮助村民解决在产前、产中和产后遇到的困难,大大激发了村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情。10多年来,村内年均种植黄姜520亩,大葱500亩,土豆600亩,亩产值1万多元,全村每年总收入达到2343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为增加集体收入,石门村还开发荒山1350亩,土地30亩,并在村内建设起肉牛养殖场,真正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正是凭着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激情、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实绩,陈安柱带领的村两委班子也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认可,今年被授予“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的殊荣。
小山村变“画家村”
年接待10万写生游客

  地处泗张乡村旅游聚集区核心腹地的宋家沟村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近几年来,宋家沟与艺术“结缘”,目前村内建有宋庄写生基地、艺术家创作基地,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家村”。
  走进宋家沟东侧的“宋庄写生基地”,干净整洁的院落内,写生教室、宿舍、餐厅等一应俱全。“暑假马上开始,我们将迎来一年中的又一旅游旺季。”41岁的张涛是宋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这名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于2005年只身前往济南创业并创办了自己的教育培训学校。“心怀对泗水老家浓浓的情感,同时也被宋家沟淳朴的民风所感染,我决定留下来,带领村民们共奔致富路。”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涛到泗水考察写生基地项目,并最终选择在宋家沟二次创业。
  在宋庄写生基地的引领下,张涛带领村民们搞起了绘画写生体验旅游,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家高校的师生及各类写生游客超十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00万元,使得原来普通的小山村不仅有了名气,更让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每年的旅游旺季,61岁的村民李宝贵都会到写生基地做安全保卫员,他不仅每天能领到60元的工资,还受写生游客们的影响爱上了画画。李宝贵笑着说,像他一样在写生基地“上班”的村民有一百多人,“不出村子就能挣到工资,村民们的艺术和文化层次也提高了不少,真是一举多得。”
  张涛告诉记者,如今的宋家沟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并被评为济宁市研学旅游基地,村民们享受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2017年,张涛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目前他和村民们正在规划更大的发展蓝图。“我们将以乡村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充分借助宋家沟写生基地对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完善发展集民宿、农家乐餐饮、采摘体验、农特产品包装销售等配套产品项目,实现乡村旅游与村的种植、养殖、文化体验、美食餐饮、休闲度假等各有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走以质增价路子
合作社村民抱团致富

  当前是鲜桃大量上市的时节,泗张镇元卜村采摘园6个大棚的油桃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销售一空。元卜村村党支部书记崔广祯告诉记者,元卜村一直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自2005年以来,村领导班子多次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因地制宜制定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规划。 
  2017年,元卜村在原有基础上加大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提升金元绿色西瓜种植协会知名度,通过办理西瓜、土豆、大葱绿色认证,走以质增价的路子,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提高经济收入,人员达到560人;新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200平米,创新发展富硒西瓜2000余棵,立体栽植大桃800棵,打造出“桃源看花、元卜摘桃”泗水桃花节品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元宝西瓜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今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人员已达到124人。
  泗水县泗张镇党委书记韩光辉说,近年来,泗张镇按照泗水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林业。全镇共发展桃2万亩,板栗1.6万亩,核桃、苹果、葡萄、樱桃、山楂等1.2万亩,生产中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现场培训班等形式,狠抓技术推广,搞好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依托万亩桃园连续举办泗水县桃花节16届,开发旅游线路30公里、景点3处,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达3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4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